【幼儿园中班语言教案:香喷喷的轮子】一、活动目标:
1. 语言表达能力:通过故事理解“香喷喷”这个词语的含义,并尝试用简单的句子描述自己生活中闻到的香味。
2. 想象力与创造力:激发幼儿对“香喷喷的轮子”这一奇特概念的兴趣,鼓励他们大胆想象和表达。
3. 情感态度:引导幼儿感受故事中的趣味性,培养倾听和分享的习惯。
二、活动准备:
- 故事图片或PPT(《香喷喷的轮子》)
- 与“香味”相关的实物(如香皂、水果、饼干等)
- 绘画纸、彩笔
- 轮子模型或图片(可选)
三、活动过程:
1. 导入活动(5分钟)
教师出示一个普通的轮子图片,提问:“这是什么?它有什么作用?”
接着出示一个“香喷喷”的味道物品(如香皂),问:“这个东西有什么味道?”
引导幼儿说出“香香的”、“好闻的”等词汇。
然后引出今天的主题:“今天我们要听一个有趣的故事,名字叫《香喷喷的轮子》。”
2. 故事讲述(8分钟)
教师用生动的语言讲述故事:
“有一天,小汽车在森林里跑着跑着,突然发现自己的轮子变得香喷喷的!原来是小熊在旁边烤了香喷喷的面包,香味飘到了小汽车的轮子上。小汽车高兴地笑了,因为它现在不仅会跑,还会散发香味呢!”
3. 提问与讨论(5分钟)
- “你们有没有闻到过香香的味道?”
- “如果轮子变香了,会发生什么有趣的事情?”
- “你觉得轮子可以变成什么味道?为什么?”
鼓励幼儿自由发言,教师适时给予肯定和引导。
4. 想象创作(10分钟)
请幼儿画出自己想象中的“香喷喷的轮子”,并简单说说自己画的是什么味道的轮子,为什么会这样想。
5. 分享与总结(2分钟)
邀请几位幼儿展示自己的作品,并分享他们的想法。教师总结:“原来我们身边有很多香味,只要我们用心去闻,就能发现它们。而想象可以让我们的世界变得更有趣!”
四、延伸活动建议:
- 在区域活动中投放“香味瓶”,让幼儿通过闻一闻来辨别不同的气味。
- 家长配合,在家中寻找香味物品,和孩子一起分享。
五、活动反思:
本次活动通过“香喷喷的轮子”这一富有童趣的故事,激发了幼儿的语言表达欲望和想象力。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引导幼儿从生活中发现香味,并鼓励他们大胆表达自己的想法,达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