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安全活动教案ppt《不跟陌生人走》】一、活动目标
1. 认知目标:让幼儿了解“陌生人”的概念,知道不能随意跟陌生人走。
2. 情感目标:增强幼儿的自我保护意识和警惕性,培养良好的安全习惯。
3. 行为目标:在日常生活中能够做到不轻信陌生人、不接受陌生人的物品或邀请。
二、活动准备
- PPT课件(包含图片、动画、情景故事等)
- 情景模拟道具(如帽子、玩具、糖果等)
- 安全教育视频片段(约3分钟)
- 幼儿操作材料(如“我是小卫士”贴纸、安全卡片等)
三、活动过程
1. 导入环节(5分钟)
- 教师通过提问引导:“你们有没有遇到过不认识的人?他们会说什么?”
- 展示PPT中“陌生人”的图片,引导幼儿观察并讨论:“你认识这个人吗?他为什么不是我们的朋友?”
2. 故事讲述(8分钟)
- 用PPT播放一个简短的安全故事,内容为:“小明在公园玩时,一个叔叔说要带他去吃冰淇淋,小明没有答应,最后安全回家。”
- 提问互动:“小明做得对吗?为什么不能跟陌生人走?”
3. 情景模拟(10分钟)
- 教师扮演“陌生人”,假装向幼儿提出“带你去玩”、“送你玩具”等诱惑。
- 引导幼儿做出正确反应,如:“我不认识你,不能跟你走!”
- 鼓励幼儿大胆表达,增强自信心和判断力。
4. 观看视频(5分钟)
- 播放一段关于“不跟陌生人走”的儿童安全教育视频,帮助幼儿更直观地理解安全知识。
5. 游戏巩固(7分钟)
- “我是小卫士”游戏:教师说出不同情境,幼儿快速判断是否可以跟陌生人走,并举手回答。
- 分发“安全小卫士”贴纸,奖励积极参与的幼儿。
6. 总结与延伸(5分钟)
- 教师总结:“今天我们学习了不跟陌生人走的重要性,以后遇到不认识的人要保持警惕,告诉老师或家长。”
- 布置小任务:请幼儿回家后和爸爸妈妈一起制作“安全小贴士”卡片,提醒家人注意安全。
四、活动反思
本次活动中,幼儿参与积极性高,通过故事、情景模拟和游戏等多种形式,有效提升了他们的安全意识。部分幼儿在面对“陌生人”时仍表现出犹豫,需在今后活动中继续加强引导和训练。
五、延伸建议
- 家园合作:鼓励家长在家中也进行类似的安全教育,增强幼儿的防范意识。
- 区域活动:在班级设置“安全角”,放置相关绘本和教具,供幼儿自主阅读和探索。
六、PPT设计建议
- 使用明亮、温馨的背景颜色,符合幼儿审美。
- 每页PPT文字简洁,图文结合,避免信息过载。
- 加入互动元素,如点击出现提示、动画演示等,提高幼儿兴趣。
备注: 本教案可根据实际教学情况灵活调整,注重以幼儿为中心,结合生活经验,提升安全教育的实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