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残疾人保障金的优惠政策是啥】在2019年,我国继续加大对残疾人事业的支持力度,各地也陆续出台了一系列关于残疾人保障金的优惠政策,旨在减轻企业负担、鼓励用人单位吸纳残疾人就业,并推动社会对残疾人群体的关爱与支持。那么,具体有哪些政策呢?下面我们就来详细了解一下。
首先,需要明确的是,残疾人保障金,又称“残疾人就业保障金”,是由未按比例安排残疾人就业的用人单位缴纳的一种专项资金,用于支持残疾人职业培训、就业服务和福利设施建设等。但为了鼓励企业积极招用残疾人,国家在2019年对相关政策进行了优化调整。
1. 降低征收标准
2019年起,多地对残疾人保障金的征收标准进行了调整,部分地区的征收上限有所降低。例如,一些地方将残疾人保障金的征收基数从原来的工资总额调整为不超过当地社会平均工资的2倍,从而减轻了企业的缴费压力。
2. 分档征收政策
部分地区实行了分档征收制度,即根据用人单位实际安置残疾人数量的不同,采取不同的征收方式。例如,对于安置残疾人达到一定比例的企业,可以享受减征或免征的优惠,以此激励企业更多地吸纳残疾人就业。
3. 对小微企业给予减免
针对小微企业,国家在2019年进一步加大了扶持力度。符合条件的小微企业在缴纳残疾人保障金时,可以享受一定的减免政策,甚至在某些地区可以完全免缴,以减轻其经营负担,促进其稳定发展。
4. 鼓励残疾人自主创业
除了对企业进行扶持外,政府还鼓励残疾人自主创业。2019年,不少地区出台了针对残疾人创业的补贴政策,包括税收减免、贷款贴息、场地租金减免等,帮助残疾人实现自我价值,提升生活质量。
5. 提高残疾人就业服务质量
为了更好地帮助残疾人就业,各地还加强了残疾人职业培训和就业服务体系建设。通过提供技能培训、岗位对接、心理辅导等服务,提高残疾人的就业能力和就业质量,让更多的残疾人能够融入社会、实现自身价值。
总之,2019年的残疾人保障金优惠政策不仅体现了国家对残疾人事业的高度重视,也为用人单位和残疾人提供了更多便利和支持。无论是企业还是个人,都可以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合理利用这些政策,共同推动社会的和谐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