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塘湖春行(阅读答案)】《钱塘湖春行》是唐代诗人白居易的一首七言律诗,描绘了早春时节西湖的明媚风光,表达了诗人对自然景色的喜爱与赞美之情。这首诗语言清新自然,意境优美,是古诗中描写春景的经典之作。
全诗如下:
>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一、内容理解
首联“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点明了诗人游览的地点和时间。西湖的水面刚刚涨起,天空中的云层低垂,给人一种宁静而开阔的感觉。
颔联“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通过“早莺”和“新燕”的动态描写,展现了春天的生机与活力。莺鸟在温暖的树枝上争鸣,燕子忙着衔泥筑巢,生动地表现了初春的景象。
颈联“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进一步描绘了春天的繁花和嫩草。花儿盛开,色彩斑斓,让人目不暇接;草地刚刚长出,还不能完全遮住马蹄,体现出春意正浓但尚未盛极的状态。
尾联“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总结全诗的情感。诗人最喜欢的是湖东一带的景色,绿柳成荫,白沙堤边风景如画,令人流连忘返。
二、艺术特色
1. 画面感强:全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将西湖早春的景色生动地展现在读者面前,使人仿佛身临其境。
2. 动静结合:既有“早莺争暖树”、“新燕啄春泥”的动态描写,也有“水面初平”、“绿杨阴里”的静态画面,使整首诗富有层次感。
3. 情感真挚:诗人通过对自然景色的热爱,抒发了对生活的美好向往,情感真挚动人。
三、阅读理解题参考答案
1. 诗中哪些词语表现出早春的特点?
答:早莺、新燕、乱花、浅草等词语都表现出早春的特点。
2. “乱花渐欲迷人眼”一句中的“渐欲”有什么表达效果?
答:“渐欲”表示花儿逐渐盛开,色彩斑斓,开始吸引人的眼球,表现出春意渐浓、景色日益美丽的过程。
3. 诗人为什么“最爱湖东行不足”?
答:因为湖东一带的景色最为优美,绿柳成荫,白沙堤边风景如画,让诗人流连忘返,因此觉得走不够。
4.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答:表达了诗人对西湖早春美景的喜爱之情,以及对自然风光的赞美与留恋。
结语
《钱塘湖春行》不仅是一首写景诗,更是一首充满生活情趣和自然美感的佳作。它以简练的语言、生动的画面,展现了春天的生机与希望,值得我们细细品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