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法结合律2PPT课件】一、教学目标
1. 理解加法结合律的含义,掌握其基本形式与表达方式。
2. 能够运用加法结合律进行简便计算,提升运算效率。
3. 通过实例分析和练习巩固知识,培养逻辑思维能力和数学应用意识。
二、导入新知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需要对多个数进行加法运算。例如:
> 小明有5个苹果,小红给了他3个,小刚又给了他2个。问小明一共有多少个苹果?
我们可以这样计算:
- 先算小明原有的5个加上小红给的3个:5 + 3 = 8
- 再加上小刚给的2个:8 + 2 = 10
或者也可以这样计算:
- 先算小红给的3个加上小刚给的2个:3 + 2 = 5
- 再加上小明原有的5个:5 + 5 = 10
两种方法得到的结果相同,说明无论先加哪两个数,总和不变。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内容——加法结合律。
三、加法结合律的概念
加法结合律是指:三个数相加时,先加前两个数,或者先加后两个数,它们的和不变。
用字母表示为:
$$
(a + b) + c = a + (b + c)
$$
其中,a、b、c 表示任意三个数。
四、举例说明
例1:
计算:(2 + 3) + 4 和 2 + (3 + 4)
- (2 + 3) + 4 = 5 + 4 = 9
- 2 + (3 + 4) = 2 + 7 = 9
结果相同,符合加法结合律。
例2:
计算:(12 + 8) + 15 和 12 + (8 + 15)
- (12 + 8) + 15 = 20 + 15 = 35
- 12 + (8 + 15) = 12 + 23 = 35
同样成立。
五、实际应用
加法结合律可以帮助我们在计算中灵活调整运算顺序,从而简化计算过程。
例如:
> 计算:27 + 15 + 23
如果直接按顺序计算:
27 + 15 = 42
42 + 23 = 65
但如果使用加法结合律:
27 + 23 = 50
50 + 15 = 65
显然,第二种方法更快捷,因为27和23可以凑整。
六、课堂练习
请用加法结合律计算下列各题:
1. (14 + 6) + 10
2. 12 + (8 + 15)
3. (30 + 20) + 15
4. 18 + (22 + 10)
七、总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加法结合律,知道了:
- 加法结合律的定义:(a + b) + c = a + (b + c)
- 它可以帮助我们更灵活地进行加法运算
- 在实际计算中合理运用结合律,可以提高计算效率
八、课后思考
你能举出一个生活中的例子,说明加法结合律的应用吗?试着写下来并与同学分享。
备注:本课件适用于小学数学教学,内容简洁易懂,便于学生理解和掌握加法结合律的基本概念与实际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