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伯牙善鼓琴》阅读练习及答案】《伯牙善鼓琴》是出自《列子·汤问》的一篇寓言故事,讲述了春秋时期著名音乐家伯牙与钟子期之间的深厚友谊。文章通过两人之间关于音乐的理解与共鸣,表达了“知音难觅”的主题,具有深刻的哲理意义。
一、阅读理解题
1. 文章开头说“伯牙善鼓琴”,这里的“善”是什么意思?
A. 善良
B. 擅长
C. 好的
D. 赞美
正确答案:B
2. 钟子期为什么能成为伯牙的知音?
A. 他和伯牙是亲戚
B. 他听懂了伯牙的琴声,能够理解他的情感
C. 他是伯牙的老师
D. 他喜欢音乐
正确答案:B
3. “高山流水遇知音”这一成语来源于本文吗?
A. 是
B. 否
正确答案:A
4. 下列哪一项不是文中所表达的思想?
A. 真正的友情需要心灵的相通
B. 音乐是一种沟通方式
C. 人生中朋友很难遇到
D. 音乐只能由专业人士欣赏
正确答案:D
5. 从文中可以看出,伯牙与钟子期的关系可以用哪个词来形容?
A. 情同手足
B. 相互利用
C. 利益关系
D. 普通朋友
正确答案:A
二、简答题
1. 请用自己的话概括这篇文章的主要内容。
答:文章讲述的是春秋时期的音乐家伯牙擅长弹琴,但他一直找不到真正能听懂自己琴声的人。直到遇见了钟子期,钟子期不仅能听出伯牙琴声中的意境,还能准确说出他的内心情感。两人因此成为知音。后来钟子期去世,伯牙悲痛欲绝,摔琴断弦,从此不再弹琴,以示对知音的怀念。
2. 你认为“知音”在现代社会中还有意义吗?为什么?
答:我认为“知音”在现代社会依然有重要意义。在快节奏的生活环境中,人与人之间往往缺乏深层次的情感交流。真正的“知音”不仅仅是懂音乐或懂艺术,更是能够理解彼此内心、支持彼此成长的朋友。这种理解和共鸣,无论在哪个时代都是珍贵的。
三、拓展思考
1. 如果你是伯牙,得知钟子期去世后,你会怎么做?为什么?
答:如果我是伯牙,我可能会选择继续演奏,但不再寻找听众。因为钟子期是我唯一能真正理解我的人,他的离去让我感到极大的失落。我不再需要别人来听我的琴声,因为我已经明白,真正的音乐不是为了被欣赏,而是为了表达内心的真挚情感。
2. 结合现实,谈谈你对“知音难觅”的理解。
答:“知音难觅”不仅指音乐上的共鸣,更是一种心灵上的契合。在现实生活中,很多人都渴望找到一个能真正理解自己、支持自己的人。然而,由于生活压力、价值观差异等原因,这样的知己并不容易遇见。因此,“知音”不仅是文学中的美好愿望,也是现实中人们追求的一种精神寄托。
四、参考答案
1. B
2. B
3. A
4. D
5. A
结语:
《伯牙善鼓琴》虽然篇幅不长,但寓意深远。它告诉我们,真正的理解与共鸣比表面的交往更加珍贵。在人生的旅途中,若能遇到一位知音,便是一生的幸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