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繇字元常,颍川长社人也。少随刘胜入抱犊山,学书三年,遂以善书名。尝与族兄钟会共论书法,会曰:“吾观子之笔法,似有所得。”繇笑曰:“吾书虽佳,然未至妙境,犹有进益之地。”
繇性好古,常于洛阳寻访碑刻,每得一石,必反复揣摩。尝于市中见一卖饼者,其饼形制精巧,问其所学,乃云自幼习画饼图,日久而成。繇叹曰:“技亦如是,贵在专精。”
后繇仕魏,为太傅。时天下大乱,繇常以书法自娱,每临池作书,辄忘饥渴。尝夜深独坐,忽闻窗外有声,视之,乃邻家小儿窃窥其书。繇不怒,反教之笔法,小儿大悟,日后竟成名家。
繇卒年七十五,所著《笔论》《用笔法》,传于世,学者奉为圭臬。后人评曰:“钟公之书,刚柔并济,法度严谨,实开一代风气。”
此篇文言文翻译,旨在重现钟繇之风采,及其对书法艺术之贡献。愿读者能从中领悟书法之道,修身养性,陶冶情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