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人文 > 精选范文 >

四年级下册数学易错题应用题及参考答案(模拟题)

2025-05-14 16:06:31

问题描述:

四年级下册数学易错题应用题及参考答案(模拟题),这个怎么解决啊?求快回!

最佳答案

推荐答案

2025-05-14 16:06:31

在小学四年级的学习中,数学是一门重要的学科,而应用题更是考察学生综合运用能力的关键部分。为了帮助同学们更好地掌握知识点,我们特别整理了一份四年级下册数学易错题应用题集,并附上详细的参考答案,希望能帮助大家避免常见错误,提升解题水平。

以下是几道典型的易错题及其解析:

例题一:

题目:小明有36颗糖果,他分给4个朋友后还剩下8颗。每个朋友分到了多少颗糖果?

解答:

首先,我们需要计算小明分出去的糖果总数。已知小明原来有36颗糖果,分完后还剩8颗,那么分出去的糖果数为:

\[ 36 - 8 = 28 \]

接着,将这28颗糖果平均分给4个朋友,每人分到的糖果数为:

\[ 28 \div 4 = 7 \]

因此,每个朋友分到了 7颗糖果。

例题二:

题目:一辆汽车从A地到B地需要行驶240千米,前半段路程用了3小时,后半段路程用了2小时。求这辆汽车全程的平均速度。

解答:

平均速度的公式为:

\[ \text{平均速度} = \frac{\text{总路程}}{\text{总时间}} \]

已知总路程为240千米,总时间为 \(3 + 2 = 5\) 小时,因此平均速度为:

\[ \text{平均速度} = \frac{240}{5} = 48 \]

所以,这辆汽车的平均速度是 48千米/小时。

例题三:

题目:一个长方形的周长是36厘米,长是宽的2倍。求这个长方形的长和宽。

解答:

设长方形的宽为 \(x\) 厘米,则长为 \(2x\) 厘米。根据周长公式:

\[ \text{周长} = 2 \times (\text{长} + \text{宽}) \]

代入已知条件,得:

\[ 36 = 2 \times (2x + x) \]

\[ 36 = 2 \times 3x \]

\[ 36 = 6x \]

\[ x = 6 \]

因此,宽为6厘米,长为 \(2 \times 6 = 12\) 厘米。

以上题目涵盖了四年级常见的数学应用题类型,希望同学们通过练习能够熟练掌握解题技巧,避免常见的错误。如果还有其他疑问,可以随时向老师或家长请教哦!

最后提醒大家,平时多做练习题,注重细节,才能在考试中取得好成绩!

免责声明: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