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肇锡余以嘉名】一、
“肇锡余以嘉名”出自《楚辞·离骚》:“皇览揆余初度兮,肇锡余以嘉名。”这句话的意思是:天帝(或先祖)在观察我的生辰后,赐给我一个美好的名字。这里的“肇”意为开始、初始,“锡”即赐予,“嘉名”指美好的名字。
这句话不仅表达了诗人对自身出身的自豪感,也体现了古代文化中对“名”的重视。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名字不仅是身份的象征,更承载着家族的期望与文化的传承。“肇锡余以嘉名”也反映了屈原对自身命运的思考和对理想人格的追求。
通过分析这句话,我们可以理解古人对名字的重视程度,以及其背后蕴含的文化意义。以下是对该句的详细解析:
二、表格解析
| 项目 | 内容 |
| 出处 | 《楚辞·离骚》 |
| 原文 | “皇览揆余初度兮,肇锡余以嘉名。” |
| 释义 | 天帝(或先祖)在观察我的生辰后,赐给我一个美好的名字。 |
| 关键词解释 | - 肇:开始、初始 - 锡:赐予 - 嘉名:美好的名字 |
| 文化背景 | 古代重视名字,认为名字与命运、人格密切相关 |
| 作者 | 屈原(战国时期楚国诗人) |
| 情感表达 | 表达对自身出身的自豪,以及对理想人格的追求 |
| 现代启示 | 名字不仅是符号,更是文化和精神的载体 |
三、结语
“肇锡余以嘉名”不仅是屈原对自己名字来源的描述,更是一种文化自信的体现。它反映出古人对“名”的重视,也为我们今天思考名字的意义提供了启发。在现代社会,虽然名字的形式发生了变化,但其所承载的文化内涵依然深远。我们应当珍视名字背后的故事,理解其背后的深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