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国考申论公文写作指导之】在2020年国家公务员考试中,申论科目作为考查考生综合能力的重要部分,其写作能力的高低直接影响最终成绩。其中,公文写作是申论考试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尤其在实际考试中,往往要求考生根据给定材料撰写符合规范的公文类文体,如通知、通报、简报、讲话稿等。
一、明确公文写作的基本要求
公文写作不同于一般的议论文或记叙文,它具有较强的格式规范性和语言严谨性。考生在写作时需注意以下几点:
1. 格式规范:每种公文都有固定的格式结构,如“标题—称谓—正文—结尾—落款”等。考生应熟悉各类公文的结构特点,避免出现格式错误。
2. 语言简洁明了:公文讲究“言简意赅”,不宜使用过于复杂的句式或夸张的修辞,要以准确、清晰的语言表达观点和内容。
3. 逻辑清晰:公文内容要有条理,层次分明,段落之间过渡自然,体现出较强的逻辑思维能力。
二、常见公文类型及写作要点
1. 通知
用于传达上级指示、安排工作或发布信息。写作时要注意明确发文目的、事项内容、执行要求等。开头可用“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等语句引出正文。
2. 通报
用于表彰先进、批评错误或传达重要情况。写作时应注意客观公正,语言庄重,同时要突出典型事例,起到教育引导的作用。
3. 简报
简要反映工作进展、问题分析或经验总结。语言要简练,内容要重点突出,避免冗长。
4. 讲话稿
常见于会议、演讲等场合。写作时要注意语气得体,内容贴合听众身份,语言要有感染力,同时结合实际案例增强说服力。
三、备考建议与实战技巧
1. 多看范文,积累模板
考生可以通过阅读历年真题中的优秀范文,掌握不同公文类型的写作思路和语言风格,逐步形成自己的写作模板。
2. 强化审题训练
公文写作的关键在于准确理解题目要求。考生在答题前应仔细阅读材料,明确写作对象、写作目的和写作形式,避免跑题。
3. 注重语言表达
在保证内容准确的前提下,尽量使用规范、正式的语言,避免口语化表达。同时,适当运用一些政策性语言,提升文章的专业性。
4. 模拟练习,提升速度
公文写作时间有限,考生应通过大量模拟练习提高写作速度和准确性,确保在考试中能够高效完成任务。
四、结语
公文写作是申论考试中不可忽视的一部分,它不仅考察考生的文字表达能力,更体现了其对政策的理解和实际工作的把握。因此,在备考过程中,考生应高度重视公文写作的训练,掌握基本技巧,提升实战能力,为顺利通过国考打下坚实基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