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数量关系】在2020年国家公务员考试中,行政职业能力测验(简称“行测”)依然是考生们关注的重中之重。其中,“数量关系”模块因其逻辑性强、题目变化多端而成为许多考生的难点之一。本文将围绕“数量关系”这一部分进行深入分析,帮助考生更好地掌握解题技巧,提高应试效率。
一、数量关系的基本题型
在行测考试中,数量关系主要包括两种题型:数字推理和数学运算。
1. 数字推理
数字推理主要考察考生对数列规律的敏感度和逻辑思维能力。常见的题型包括等差数列、等比数列、平方数列、立方数列、递推数列等。例如:
- 1, 3, 6, 10, 15, ?
- 2, 4, 8, 16, 32, ?
这类题目需要考生具备较强的观察力和归纳能力,通过分析已知数字之间的关系,找出规律并推出下一个数字。
2. 数学运算
数学运算则更偏向于实际应用,涉及基础的数学知识如代数、几何、概率、排列组合等。这类题目通常以文字叙述的形式出现,要求考生快速理解题意,并运用数学方法进行计算。
例如:
- 某单位有100人,其中70人会开车,60人会游泳,问至少有多少人既会开车又会游泳?
- 甲乙两人同时从A地出发去B地,甲每小时走5公里,乙每小时走4公里,甲比乙早到30分钟,求AB两地的距离。
解答此类问题时,关键在于准确提取题干信息,并合理运用数学公式或逻辑推理。
二、常见解题技巧
1. 寻找规律法
对于数字推理题,首先要仔细观察数列中的数字变化趋势,尝试找出加减乘除、平方、立方、递推等可能的规律。
2. 代入法与排除法
在数学运算题中,尤其是选择题中,可以先尝试代入选项,看是否符合题意,从而快速锁定正确答案。
3. 画图辅助法
对于几何或行程问题,可以通过画图来直观理解题意,有助于理清思路,减少计算错误。
4. 设未知数法
遇到复杂的应用题时,可以设定变量,列出方程,逐步求解。
三、备考建议
1. 夯实基础
夯实数学基础知识是提升解题能力的前提。建议考生复习小学至初中阶段的数学知识点,特别是代数、几何、统计等内容。
2. 多做真题
历年真题是了解题型和难度的重要资源。通过大量练习,熟悉各类题目的出题思路和常见陷阱。
3. 总结错题
每次练习后,要认真分析错题原因,归纳常见错误类型,避免重复犯错。
4. 限时训练
行测时间紧张,因此考生应在平时练习中注重时间管理,提升解题速度和准确率。
四、结语
“数量关系”虽然看似难,但只要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和解题技巧,就能在考试中取得理想成绩。希望广大考生能够认真备考,沉着应考,在2020年的国考中脱颖而出,顺利进入理想的岗位。
温馨提示:以上内容为原创撰写,旨在帮助考生理解行测数量关系的解题思路与方法,不涉及任何具体题目的答案或出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