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全国2卷高考语文作文题目及点评】2019年全国高考语文试卷的作文题目,一直是考生和家长关注的焦点。其中,全国卷Ⅱ的作文题以其鲜明的时代感与思辨性,引发了广泛讨论。本文将对2019年全国2卷高考语文作文题目进行详细解析,并结合实际写作思路进行点评。
一、作文题目回顾
2019年全国2卷高考语文作文题目如下:
>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 “民生在勤,勤则不匮”,劳动是财富的源泉,也是幸福的源泉。人世间的一切成就、一切幸福都始于劳动,成于劳动,归于劳动。……劳动教育近年来受到高度重视,许多学校纷纷开展劳动实践课程,鼓励学生参与劳动。
> 要求:围绕“劳动”这一主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自拟标题,文体不限(诗歌除外)。
这个题目紧扣时代脉搏,强调劳动的价值与意义,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现实,思考个人与集体的关系,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和思想深度。
二、题目分析
从命题角度来看,该题目延续了近年来高考作文注重“立德树人”的导向,强调对学生价值观的引导。劳动不仅是传统美德,更是新时代青年应具备的基本素质。题目中引用的“民生在勤,勤则不匮”出自《左传》,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也为写作提供了丰富的素材来源。
同时,题目也体现出对教育改革的关注。近年来,劳动教育被提上日程,成为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这道作文题不仅考查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更考察其对社会现象的理解与思考能力。
三、写作思路建议
面对这样的作文题,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
1. 历史角度:通过引用古代关于劳动的名言或历史事件,说明劳动在人类文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2. 现实角度:结合当前社会中存在的“懒惰”“享乐主义”等现象,指出劳动教育的重要性。
3. 个人经历:可以结合自身参加劳动的经历,写出真实感受,增强文章的感染力。
4. 未来展望:探讨劳动在新时代的意义,如科技创新、社会进步与劳动之间的关系。
需要注意的是,避免泛泛而谈,要结合具体事例,使文章更具说服力和可读性。
四、点评与启示
2019年全国2卷的作文题目,既是对学生写作能力的考验,也是对思想深度的挑战。它鼓励学生关注现实生活,思考社会问题,体现了高考作文“以文育人”的宗旨。
对于备考的学生来说,这类题目提示我们在平时应多关注时事热点,积累写作素材,提升思辨能力。同时,也要注重语言表达的规范性和逻辑性,确保文章结构清晰、层次分明。
总之,2019年全国2卷的作文题目,是一道兼具思想性与现实性的优秀命题,值得每一位语文学习者深入思考与研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