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全国1卷高考语文作文题目及试卷评析】2019年,全国高考语文考试如期举行,其中语文作文题目再次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作为全国高考的重要组成部分,语文作文不仅考察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还涉及对社会现象、文化传统以及人生哲理的思考。今年全国Ⅰ卷的作文题目延续了近年来注重思辨性与现实结合的特点,引发广泛讨论。
一、作文题目回顾
2019年全国Ⅰ卷的作文题目为:
>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材料
“‘民生在勤,勤则不匮’,劳动是财富的源泉,也是幸福的源泉。‘夙兴夜寐,靡有朝矣’,古人崇尚劳动。今天,我们身边也涌现了许多劳动模范,他们用实际行动诠释着劳动的价值。请结合自己的体验和思考,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这一题目以“劳动”为主题,引导考生从历史、现实和自身经历等多个角度展开思考,体现了语文教育中“立德树人”的核心理念。
二、题目分析与解读
从题目的设定来看,2019年全国Ⅰ卷作文题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1. 紧扣时代主题:劳动是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尤其在当前倡导“奋斗精神”与“实干兴邦”的背景下,这一主题具有强烈的现实意义。
2. 强调思辨能力:题目不仅要求学生写出对劳动的理解,还鼓励他们结合自身经历进行深入思考,体现出对逻辑思维和表达能力的综合考查。
3. 体现传统文化与现代价值的结合:引用古语“民生在勤,勤则不匮”“夙兴夜寐,靡有朝矣”,既展示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深厚底蕴,又与当代社会价值观相呼应。
4. 贴近生活实际:通过列举劳动模范的事迹,引导学生关注身边的人和事,增强文章的真实感和感染力。
三、写作建议
面对这一作文题目,考生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 明确立意:围绕“劳动的意义”展开,可以从个人成长、社会进步、国家发展等不同层面切入。
- 结构清晰:可以采用“总—分—总”的结构,先点明主题,再分论点论述,最后总结升华。
- 素材丰富:可以引用名人名言、历史典故、现实生活中的实例等,增强文章的说服力和感染力。
- 语言生动:注意语言的流畅性和表现力,避免过于平淡或空洞的表达。
四、试卷整体评析
2019年全国Ⅰ卷语文试卷整体难度适中,既考查了学生的语文基础知识,也注重对其综合素养的评估。作文题目虽然看似简单,但要写出高分文章仍需具备较强的思辨能力和文字表达能力。
此外,试卷中其他部分如现代文阅读、古诗文阅读、语言运用等也都紧扣教学大纲,体现了语文教育的导向性和实用性。特别是古诗文阅读部分,选取的经典篇目有助于提升学生的文学素养和文化底蕴。
五、结语
2019年全国Ⅰ卷语文作文题目以其深刻的思想内涵和广泛的现实意义,为考生提供了一个充分展示自我思考与表达能力的平台。无论是在备考过程中还是在实际写作中,考生都应注重积累、深入思考,努力写出既有思想深度又有情感温度的文章。
通过这样的作文训练,不仅能够提升语文成绩,更能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出良好的思维习惯和人文素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