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契税和印花税的会计分录】在企业日常经营中,涉及的税费种类繁多,其中契税和印花税是较为常见的两种税种。对于财务人员来说,正确进行相关税费的会计处理至关重要。本文将围绕“2019契税和印花税的会计分录”展开分析,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其会计处理方式。
一、契税的会计处理
契税是指在土地、房屋等不动产发生权属转移时,由承受方缴纳的一种税。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契税暂行条例》,企业在购买房产或土地使用权时,需要按照规定缴纳契税。
1. 契税的计税依据
契税的计税依据通常为交易价格,即企业支付给卖方的金额。如果交易价格明显低于市场价,税务机关有权核定应纳税额。
2. 契税的会计分录(以购买房产为例)
当企业购买房产并支付契税时,会计处理如下:
- 借:固定资产(或无形资产)
- 借:应交税费——应交契税
- 贷:银行存款
例如,某公司购买一处房产,合同价款为500万元,契税率为3%,则应缴契税为15万元。会计分录为:
- 借:固定资产 515万元
- 贷:银行存款 515万元
需要注意的是,契税在实际缴纳时,计入资产成本,而非费用。
二、印花税的会计处理
印花税是对经济活动中书立、领受应税凭证的行为所征收的一种税。2019年,我国对部分印花税政策进行了调整,但基本的会计处理原则仍然适用。
1. 印花税的应税范围
印花税的应税凭证包括购销合同、借款合同、租赁合同、财产保险合同等。企业签订这些合同后,需按比例缴纳印花税。
2. 印花税的会计分录(以签订购销合同为例)
假设某公司与供应商签订一份价值100万元的购销合同,印花税税率为0.03%,则应缴印花税为300元。
会计处理如下:
- 借:管理费用——印花税
- 贷:银行存款
或者,若企业采用“先贴后缴”的方式,也可以直接计入“应交税费——应交印花税”,待实际缴纳时再冲减。
三、注意事项
1. 税率变化:2019年印花税部分税目税率下调,企业应关注最新政策,避免误算。
2. 税前扣除:契税可以计入资产成本,而印花税一般作为期间费用,在计算企业所得税时可据实扣除。
3. 发票管理:企业应妥善保管相关税票和完税证明,以备税务检查。
四、结语
契税和印花税虽然在税负上占比不高,但在企业的财务管理中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正确进行相关税费的会计处理,不仅有助于企业合规经营,还能提升财务信息的准确性。希望本文能为企业财务人员提供参考,帮助其在实际工作中准确应用相关会计分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