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在excel工资表中如何设置公式计算个税】在2019年,中国个人所得税制度进行了重大改革,引入了综合与分类相结合的税制,并实施了新的累计预扣预缴方式。对于企业财务人员或HR来说,在Excel中设置合理的个税计算公式,是提高工作效率、确保数据准确的重要环节。
那么,如何在Excel中根据2019年的个税政策,正确设置个税计算公式呢?以下将详细介绍具体步骤和方法。
一、了解2019年个税起征点和税率表
2019年起,个税起征点调整为每月5000元(即每年6万元)。同时,个税采用的是累进税率,具体如下:
| 级数 | 全年应纳税所得额 | 税率 | 速算扣除数 |
| 1 | 不超过36000元 | 3% | 0 |
| 2 | 超过36000至144000元 | 10% | 2520 |
| 3 | 超过144000至300000元 | 20% | 16920 |
| 4 | 超过300000至420000元 | 25% | 31920 |
| 5 | 超过420000至660000元 | 30% | 52920 |
| 6 | 超过660000至960000元 | 35% | 85920 |
| 7 | 超过960000元 | 45% | 181920 |
> 注意:以上是年度税率表,若按月计算,需将全年应纳税所得额除以12,再查找对应的税率和速算扣除数。
二、Excel中个税计算的基本思路
在Excel中计算个税,通常需要以下几个步骤:
1. 计算每月应纳税所得额
应纳税所得额 = 月工资 - 五险一金 - 起征点(5000元) - 专项附加扣除等
2. 根据应纳税所得额确定适用税率和速算扣除数
3. 使用公式计算个税
三、Excel公式设置示例
假设你的工资表结构如下:
| A列(姓名) | B列(工资) | C列(五险一金) | D列(专项附加扣除) | E列(应纳税所得额) | F列(个税) |
| 张三 | 10000 | 1500 | 2000 |
步骤1:计算应纳税所得额(E列)
在E2单元格输入以下公式:
```excel
=B2 - C2 - 5000 - D2
```
此公式表示:工资减去五险一金、起征点和专项附加扣除后的金额。
步骤2:计算个税(F列)
在F2单元格输入以下公式:
```excel
=IF(E2<=0, 0, (E2 0.1) - 2520)
```
> 注意:这个公式是基于月度应纳税所得额,并使用了简化版的税率表。如果需要更精确的计算,建议使用`LOOKUP`函数结合税率表进行匹配。
四、使用`LOOKUP`函数实现更精准的个税计算
为了更准确地匹配税率和速算扣除数,可以创建一个税率表,然后用`LOOKUP`函数进行匹配。
1. 创建税率表(可放在工作表的某个区域,如G1:H8)
| G列(应纳税所得额) | H列(税率) | I列(速算扣除数) |
| 0 | 3% | 0 |
| 3000 | 10% | 2520 |
| 12000 | 20% | 16920 |
| 25000 | 25% | 31920 |
| 35000 | 30% | 52920 |
| 55000 | 35% | 85920 |
| 80000 | 45% | 181920 |
> 注:这里的数值是按月计算的,比如“3000”对应的是月应纳税所得额不超过36000元的临界值。
2. 在F2中使用以下公式:
```excel
=IF(E2<=0, 0, LOOKUP(E2, G$2:G$8, H$2:H$8)E2 - LOOKUP(E2, G$2:G$8, I$2:I$8))
```
该公式会根据应纳税所得额自动匹配税率和速算扣除数,从而计算出正确的个税金额。
五、注意事项
- 个税计算涉及复杂的政策变化,建议定期更新税率表。
- 如果有多个专项附加扣除项,如子女教育、房贷利息等,需合理分配扣除金额。
- Excel公式应尽量保持简洁,避免因引用错误导致计算错误。
六、总结
2019年在Excel中设置个税计算公式,关键在于准确理解个税政策、合理设置税率表,并利用Excel函数(如`LOOKUP`)实现动态匹配。通过科学的公式设计,不仅能够提高工资核算效率,还能有效避免人为计算错误,为企业财务管理提供有力支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