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全国2卷高考语文作文题目及点评】2019年,全国高考语文考试如期举行,其中作文题目作为整张试卷的“重头戏”,备受考生和家长的关注。全国卷Ⅱ的作文题延续了近年来注重思辨性与现实结合的特点,既考查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也引导他们关注社会、思考人生。
一、作文题目回顾
2019年全国卷Ⅱ的作文题目为:
>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材料
> “观今宜鉴古,无古不成今。——《增广贤文》
> 请结合材料内容,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体现你的思考、感悟或见解。”
这道题目看似简洁,实则内涵丰富。它引用了古代经典语句,旨在引导考生从历史中汲取智慧,理解古今之间的联系,并在此基础上展开对现实问题的思考。
二、题目解析
这是一道典型的议论文写作题,其核心在于“古今关系”的探讨。题目中的“观今宜鉴古,无古不成今”强调了历史的重要性,同时也指出当下是建立在过去的积淀之上的。考生需要围绕这一主题展开论述,可以从以下几个角度切入:
1. 历史对现实的指导意义:如通过历史人物的成败得失,反思当下的社会现象。
2. 传统文化与现代发展的融合:如何在现代社会中传承和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3. 个人成长与历史经验的关系:从历史中学习做人做事的道理,提升自我修养。
同时,题目没有给出明确的立意方向,给考生提供了较大的发挥空间,但也对思维的深度和广度提出了更高要求。
三、写作建议
对于考生而言,要写出一篇优秀的作文,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 审题准确:紧扣“古今关系”这一核心,避免偏离主题。
- 结构清晰:开头点明观点,中间分论点展开,结尾升华主题。
- 素材丰富:可引用历史典故、名人名言、现实案例等,增强文章的说服力。
- 语言流畅:避免语法错误,用词准确,语句通顺,富有感染力。
四、专家点评
从教育角度来看,这道作文题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和思想深度。它不仅考察学生的基本写作能力,更注重培养他们的历史意识和批判性思维。通过这样的题目,能够引导学生关注国家发展、社会进步以及自身成长之间的关系,从而更好地理解“以史为鉴”的深刻含义。
此外,该题目也鼓励学生在写作中体现出对中华文化的认同与热爱,有助于增强文化自信,推动传统文化在新时代的传承与发展。
五、结语
总的来说,2019年全国卷Ⅱ的作文题目在命题上体现了传统与现代的结合,既有文化底蕴,又具时代气息。它不仅是一次语言表达的考验,更是一场思想的洗礼。对于广大考生而言,只有在日常学习中不断积累、思考、练习,才能在考场上从容应对,写出有深度、有温度的好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