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人文 > 精选范文 >

2019年江苏高考语文作文

2025-11-20 04:57:36

问题描述:

2019年江苏高考语文作文,这个怎么弄啊?求快教教我!

最佳答案

推荐答案

2025-11-20 04:57:36

2019年江苏高考语文作文】2019年的江苏高考语文作文题目,一如既往地延续了江苏省一贯的风格——注重思辨性、强调文化底蕴,同时也鼓励考生在写作中展现个性与思考。当年的作文题为:

“根据以下材料,选取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文体不限(诗歌除外)。”

材料

“物各有性,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

这是一道典型的哲理类作文题,要求考生从材料中提炼出核心观点,并结合自身经历或社会现象进行阐述。题目中的三句话分别来自不同的典故和诗词,具有深厚的文学底蕴。

第一句“物各有性”,强调事物都有其独特的本性,不可强求统一;第二句“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出自《汉书》,意思是过于苛刻、追求完美反而会失去朋友或伙伴;第三句“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出自南宋诗人郑思肖的《寒菊》,表达了一种坚守气节、不随波逐流的精神。

对于考生而言,如何将这些看似独立的句子联系起来,形成一个统一的主题,是写作的关键。可以从“坚持自我”“适度原则”“人格操守”等角度切入,也可以探讨“包容与理解”“理想与现实”的关系。

在写作过程中,考生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1. 立意明确:不能泛泛而谈,要有一个清晰的中心论点。

2. 结构严谨:开头引入材料,中间展开论述,结尾升华主题。

3. 语言流畅:避免生硬堆砌,多用比喻、引用等方式增强文采。

4. 结合实际:可以联系现实生活中的例子,如人际关系、社会现象等,使文章更具说服力。

例如,可以从“物各有性”入手,讨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性格与追求,不应被外界标准所束缚;再结合“水至清则无鱼”,说明人与人之间需要一定的宽容与理解;最后以“宁可枝头抱香死”收尾,强调坚守自我价值的重要性。

总之,2019年江苏高考语文作文题不仅考查学生的写作能力,更考验他们的思想深度与文化素养。优秀的作文应当既有逻辑性,又有感染力,能够在有限的篇幅内传达深刻的思想与情感。

免责声明: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