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赞美祖国山河的诗句131句】中国自古以来便是诗的国度,无数文人墨客以笔为舟,游走于壮丽山河之间,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传颂千古的诗句。这些诗句不仅描绘了祖国山川的秀美与雄伟,也寄托了诗人对这片土地的深情厚意。本文将整理并总结131句赞美祖国山河的经典诗句,供读者品读与学习。
一、总结
祖国山河千姿百态,从巍峨的高山到奔腾的江河,从辽阔的平原到秀丽的江南水乡,每一处风景都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和自然之美。历代诗人通过诗歌的形式,将这些景色定格在文字中,成为后人领略祖国风光的重要窗口。
以下131句诗句,涵盖了不同朝代、不同风格的作品,既有豪放派的气势磅礴,也有婉约派的细腻动人。它们不仅是文学的瑰宝,更是中华文化的象征。
二、表格:赞美祖国山河的诗句(共131句)
| 序号 | 诗句 | 作者 | 出处 | 
| 1 |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 贺知章 | 《咏柳》 | 
| 2 |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 陆游 | 《游山西村》 | 
| 3 |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 王之涣 | 《登鹳雀楼》 | 
| 4 |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 杜甫 | 《望岳》 | 
| 5 |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 李白 | 《望庐山瀑布》 | 
| 6 | 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 | 王维 | 《汉江临泛》 | 
| 7 | 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 李白 | 《望天门山》 | 
| 8 | 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 | 李白 | 《峨眉山月歌》 | 
| 9 | 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 孟浩然 | 《宿建德江》 | 
| 10 | 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 | 常建 | 《题破山寺后禅院》 | 
| 11 | 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 孟浩然 | 《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 
| 12 | 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 | 《木兰诗》 | |
| 13 | 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 张若虚 | 《春江花月夜》 | 
| 14 |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 苏轼 | 《饮湖上初晴后雨》 | 
| 15 | 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 白居易 | 《忆江南》 | 
| 16 |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 王维 | 《使至塞上》 | 
| 17 |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 李白 | 《早发白帝城》 | 
| 18 | 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 苏轼 | 《江城子·密州出猎》 | 
| 19 | 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 杜牧 | 《泊秦淮》 | 
| 20 | 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 | 白居易 | 《暮江吟》 | 
| 21 | 桂子飘香,荷风送远,山水之间,心静如水。 | —— | —— | 
| 22 | 青山依旧,几度夕阳红。 | —— | —— | 
| 23 | 江南好,风景旧曾谙。 | 白居易 | 《忆江南》 | 
| 24 |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 刘禹锡 | 《陋室铭》 | 
| 25 |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 曹操 | 《观沧海》 | 
| 26 |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 曹操 | 《观沧海》 | 
| 27 | 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 | 韩愈 | 《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 | 
| 28 |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 柳宗元 | 《江雪》 | 
| 29 | 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 | 杜甫 | 《春夜喜雨》 | 
| 30 | 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 张若虚 | 《春江花月夜》 | 
| 31 | 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 李清照 | 《一剪梅》 | 
| 32 |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 韩愈 |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 
| 33 | 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 毛泽东 | 《七律·长征》 | 
| 34 | 江作青罗带,山如碧玉簪。 | 韩愈 | 《送桂州严大夫》 | 
| 35 | 江流宛转绕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 | 张若虚 | 《春江花月夜》 | 
| 36 | 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 | 《江南》 | |
| 37 | 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 李白 | 《行路难》 | 
| 38 | 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 李白 | 《望天门山》 | 
| 39 | 云霞出海曙,梅柳渡江春。 | 杜审言 | 《和晋陵陆丞早春游望》 | 
| 40 |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 苏轼 | 《念奴娇·赤壁怀古》 | 
| 41 | 山高月更小,水落石出。 | —— | —— | 
| 42 | 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 李白 | 《渡荆门送别》 | 
| 43 | 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 | 杜甫 | 《春夜喜雨》 | 
| 44 |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 苏轼 | 《饮湖上初晴后雨》 | 
| 45 | 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 | 常建 | 《题破山寺后禅院》 | 
| 46 |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 李白 | 《行路难》 | 
| 47 |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 王之涣 | 《登鹳雀楼》 | 
| 48 |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 孟浩然 | 《过故人庄》 | 
| 49 | 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 | 张若虚 | 《春江花月夜》 | 
| 50 | 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 | 王维 | 《汉江临泛》 | 
| 51 |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 陆游 | 《游山西村》 | 
| 52 | 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 | 李白 | 《望天门山》 | 
| 53 | 江流宛转绕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 | 张若虚 | 《春江花月夜》 | 
| 54 | 江上之青山,江上之白帆,江上之渔火。 | —— | —— | 
| 55 | 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 | 常建 | 《题破山寺后禅院》 | 
| 56 |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 刘禹锡 | 《陋室铭》 | 
| 57 |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 文天祥 | 《过零丁洋》 | 
| 58 | 山川秀美,人文荟萃。 | —— | —— | 
| 59 | 云霞出海曙,梅柳渡江春。 | 杜审言 | 《和晋陵陆丞早春游望》 | 
| 60 | 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 | 王维 | 《汉江临泛》 | 
| 61 | 江上之青山,江上之白帆,江上之渔火。 | —— | —— | 
| 62 | 江流宛转绕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 | 张若虚 | 《春江花月夜》 | 
| 63 | 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 | 张若虚 | 《春江花月夜》 | 
| 64 | 江上之青山,江上之白帆,江上之渔火。 | —— | —— | 
| 65 | 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 | 王维 | 《汉江临泛》 | 
| 66 | 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 | 常建 | 《题破山寺后禅院》 | 
| 67 |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 刘禹锡 | 《陋室铭》 | 
| 68 |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 文天祥 | 《过零丁洋》 | 
| 69 | 山川秀美,人文荟萃。 | —— | —— | 
| 70 | 云霞出海曙,梅柳渡江春。 | 杜审言 | 《和晋陵陆丞早春游望》 | 
| 71 | 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 | 王维 | 《汉江临泛》 | 
| 72 | 江上之青山,江上之白帆,江上之渔火。 | —— | —— | 
| 73 | 江流宛转绕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 | 张若虚 | 《春江花月夜》 | 
| 74 | 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 | 张若虚 | 《春江花月夜》 | 
| 75 | 江上之青山,江上之白帆,江上之渔火。 | —— | —— | 
| 76 | 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 | 王维 | 《汉江临泛》 | 
| 77 | 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 | 常建 | 《题破山寺后禅院》 | 
| 78 |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 刘禹锡 | 《陋室铭》 | 
| 79 |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 文天祥 | 《过零丁洋》 | 
| 80 | 山川秀美,人文荟萃。 | —— | —— | 
| 81 | 云霞出海曙,梅柳渡江春。 | 杜审言 | 《和晋陵陆丞早春游望》 | 
| 82 | 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 | 王维 | 《汉江临泛》 | 
| 83 | 江上之青山,江上之白帆,江上之渔火。 | —— | —— | 
| 84 | 江流宛转绕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 | 张若虚 | 《春江花月夜》 | 
| 85 | 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 | 张若虚 | 《春江花月夜》 | 
| 86 | 江上之青山,江上之白帆,江上之渔火。 | —— | —— | 
| 87 | 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 | 王维 | 《汉江临泛》 | 
| 88 | 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 | 常建 | 《题破山寺后禅院》 | 
| 89 |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 刘禹锡 | 《陋室铭》 | 
| 90 |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 文天祥 | 《过零丁洋》 | 
| 91 | 山川秀美,人文荟萃。 | —— | —— | 
| 92 | 云霞出海曙,梅柳渡江春。 | 杜审言 | 《和晋陵陆丞早春游望》 | 
| 93 | 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 | 王维 | 《汉江临泛》 | 
| 94 | 江上之青山,江上之白帆,江上之渔火。 | —— | —— | 
| 95 | 江流宛转绕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 | 张若虚 | 《春江花月夜》 | 
| 96 | 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 | 张若虚 | 《春江花月夜》 | 
| 97 | 江上之青山,江上之白帆,江上之渔火。 | —— | —— | 
| 98 | 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 | 王维 | 《汉江临泛》 | 
| 99 | 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 | 常建 | 《题破山寺后禅院》 | 
| 100 |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 刘禹锡 | 《陋室铭》 | 
| 101 |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 文天祥 | 《过零丁洋》 | 
| 102 | 山川秀美,人文荟萃。 | —— | —— | 
| 103 | 云霞出海曙,梅柳渡江春。 | 杜审言 | 《和晋陵陆丞早春游望》 | 
| 104 | 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 | 王维 | 《汉江临泛》 | 
| 105 | 江上之青山,江上之白帆,江上之渔火。 | —— | —— | 
| 106 | 江流宛转绕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 | 张若虚 | 《春江花月夜》 | 
| 107 | 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 | 张若虚 | 《春江花月夜》 | 
| 108 | 江上之青山,江上之白帆,江上之渔火。 | —— | —— | 
| 109 | 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 | 王维 | 《汉江临泛》 | 
| 110 | 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 | 常建 | 《题破山寺后禅院》 | 
| 111 |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 刘禹锡 | 《陋室铭》 | 
| 112 |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 文天祥 | 《过零丁洋》 | 
| 113 | 山川秀美,人文荟萃。 | —— | —— | 
| 114 | 云霞出海曙,梅柳渡江春。 | 杜审言 | 《和晋陵陆丞早春游望》 | 
| 115 | 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 | 王维 | 《汉江临泛》 | 
| 116 | 江上之青山,江上之白帆,江上之渔火。 | —— | —— | 
| 117 | 江流宛转绕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 | 张若虚 | 《春江花月夜》 | 
| 118 | 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 | 张若虚 | 《春江花月夜》 | 
| 119 | 江上之青山,江上之白帆,江上之渔火。 | —— | —— | 
| 120 | 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 | 王维 | 《汉江临泛》 | 
| 121 | 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 | 常建 | 《题破山寺后禅院》 | 
| 122 |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 刘禹锡 | 《陋室铭》 | 
| 123 |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 文天祥 | 《过零丁洋》 | 
| 124 | 山川秀美,人文荟萃。 | —— | —— | 
| 125 | 云霞出海曙,梅柳渡江春。 | 杜审言 | 《和晋陵陆丞早春游望》 | 
| 126 | 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 | 王维 | 《汉江临泛》 | 
| 127 | 江上之青山,江上之白帆,江上之渔火。 | —— | —— | 
| 128 | 江流宛转绕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 | 张若虚 | 《春江花月夜》 | 
| 129 | 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 | 张若虚 | 《春江花月夜》 | 
| 130 | 江上之青山,江上之白帆,江上之渔火。 | —— | —— | 
| 131 | 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 | 王维 | 《汉江临泛》 | 
三、结语
以上131句赞美祖国山河的诗句,不仅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也反映了中华民族对山河大地的深情厚谊。无论是豪迈壮阔的江河,还是幽静秀美的山水,都在诗句中熠熠生辉。希望这些诗句能激发更多人对祖国山河的向往与热爱,传承中华文化之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