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锱铢必较的意思及造句】“锱铢必较”是一个常用的成语,常用于形容人在小事上非常计较、不肯轻易让步。这个成语源于古代对重量单位的使用,用来强调对微小利益的极度重视。
一、成语释义
成语 | 锱铢必较 |
拼音 | zī zhū bì jiào |
释义 | 形容对极小的利益或事情也非常计较,不轻易放过。 |
出处 | 《汉书·董仲舒传》:“夫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君子不以利害义,不以重轻为法。”后引申为“锱铢必较”。 |
近义词 | 吝啬、斤斤计较、小气 |
反义词 | 大度、宽容、慷慨 |
二、成语用法
- 用法:多用于形容人性格上的吝啬或在小事上的挑剔。
- 结构:联合式
- 感情色彩:贬义词
三、常见造句示例
句子 | 说明 |
他这个人锱铢必较,连一块钱都要算清楚。 | 描述某人对金钱非常计较。 |
在谈判中,对方锱铢必较,导致合作迟迟无法达成。 | 表达对方在细节上过于计较。 |
老板平时很讲诚信,但从不锱铢必较,愿意为员工着想。 | 用反义方式表达老板的宽容。 |
他总是锱铢必较,让人觉得很难相处。 | 表达对他性格的评价。 |
四、使用注意事项
1. “锱铢必较”一般用于负面评价,表示对小事过于计较,带有贬义。
2. 适合用于书面语或正式场合,口语中较少使用。
3. 使用时要注意语境,避免误解为褒义。
五、总结
“锱铢必较”是一个形象生动的成语,常用于描述一个人在小事上过分计较的行为。它不仅体现了对微小利益的执着,也反映出一种不够豁达的性格特点。在实际运用中,应根据语境选择是否使用,避免误用或过度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