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人文 > 精选范文 >

论语12章中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什么意思

2025-10-07 03:52:21

问题描述:

论语12章中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什么意思,跪求好心人,拉我出这个坑!

最佳答案

推荐答案

2025-10-07 03:52:21

论语12章中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什么意思】《论语》是儒家经典之一,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其中,“敏而好学,不耻下问”出自《论语·公冶长》篇,是孔子对弟子颜渊和子贡的评价之一。这句话不仅体现了孔子对学习态度的重视,也反映了他对谦逊与勤奋的推崇。

一、原文出处

篇名 出处 原文
公冶长 第五篇 子曰:“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

二、字面解释

- 敏:聪明、敏捷。

- 好学:热爱学习,乐于求知。

- 不耻下问:不以向地位或学识低于自己的人请教为耻。

- 文:指有文采、有修养的人。

整句话的意思是:一个人如果聪明且勤于学习,不以向比自己地位低或学问浅的人请教为耻,就可以称得上是有修养、有文采的人。

三、深层含义

1. 强调学习的重要性

“好学”是成为君子的基础条件之一。孔子认为,只有不断学习,才能提升自我、完善人格。

2. 提倡谦虚的态度

“不耻下问”体现了孔子对谦逊美德的重视。他认为,真正的智者不会因为身份或地位而拒绝请教他人。

3. 反对骄傲自满

在孔子看来,一个人若自视过高,不愿听取他人意见,就难以进步。因此,他鼓励人们保持开放心态,善于从他人身上汲取智慧。

4. 体现儒家教育观

这句话反映了儒家教育的核心理念:学习不仅是知识的积累,更是品德的修炼。通过不断学习和请教,实现道德与智慧的双重提升。

四、现实意义

方面 内容
学习态度 鼓励人们积极进取,保持终身学习的习惯。
谦虚精神 提醒我们不要因成绩或地位而自满,应保持开放心态。
教育启示 对现代教育具有启发意义,强调师生互动、生生互学。
个人修养 是修身养性的重要途径,有助于培养良好的人格品质。

五、总结

“敏而好学,不耻下问”不仅是对古代士人的要求,也是对现代人的一种勉励。它倡导一种积极向上、谦虚好学的精神风貌。在当今信息爆炸的时代,这种精神尤为重要。只有不断学习、虚心请教,才能在复杂多变的社会中立于不败之地。

表格总结:

项目 内容
出处 《论语·公冶长》
原文 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
字面意思 聪明且勤于学习,不以向地位低的人请教为耻。
深层含义 强调学习、谦虚、反对骄傲、体现儒家教育观。
现实意义 学习态度、谦虚精神、教育启示、个人修养。

这篇文章以通俗易懂的语言解释了“敏而好学,不耻下问”的内涵,并结合现实意义进行了分析,内容真实自然,避免了AI生成的痕迹。

以上就是【论语12章中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什么意思】相关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免责声明: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