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窗含西岭千秋雪】“窗含西岭千秋雪”出自唐代诗人杜甫的《绝句·两个黄鹂鸣翠柳》,原句为:“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这句诗描绘了诗人从窗口望见远处西岭的千年积雪,同时门前停泊着来自东吴的船只,画面宁静而富有诗意,展现了自然与人文的和谐统一。
一、诗句解析
项目 | 内容 |
出处 | 杜甫《绝句·两个黄鹂鸣翠柳》 |
原文 |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
意象 | 窗口所见的雪山、门前的船只 |
主题 | 自然景色与人间烟火的结合 |
情感 | 宁静、悠远、对生活的满足 |
二、诗句背景与意境
杜甫生活在唐朝由盛转衰的时期,他的诗作常常带有深沉的历史感和现实关怀。然而,在这首《绝句》中,他却以一种轻松、恬淡的笔调描绘了眼前的景致。这种风格的转变,可能源于他当时居住在成都草堂时的生活状态,远离战乱,心境较为平和。
“窗含西岭千秋雪”中的“千秋雪”并非指实际的积雪,而是象征着时间的久远和自然的永恒。西岭(即岷山)的积雪常年不化,让人联想到历史的厚重与自然的壮美。“窗含”二字则赋予了空间感,仿佛诗人坐在窗前,将远方的雪景尽收眼底。
“门泊东吴万里船”则是对人间烟火的描绘。东吴是古代江南地区,万里船象征着远方的来客或商旅,也暗示着交通的便利与社会的繁荣。这一句与前一句形成对比,既有自然之美,又有人间气息。
三、艺术特色
特点 | 描述 |
对仗工整 | “窗含”对“门泊”,“西岭”对“东吴”,“千秋雪”对“万里船” |
意境深远 | 融合自然与人文,营造出悠远宁静的画面 |
语言简练 | 用词精准,画面感强,富有节奏感 |
情感内敛 | 表面平静,实则蕴含对世事变迁的感慨 |
四、现代意义
在当今快节奏的社会中,“窗含西岭千秋雪”依然具有深刻的启示意义。它提醒人们在繁忙生活中,也要学会停下脚步,欣赏身边的风景,感受自然的馈赠。同时,它也表达了对历史的尊重与对未来的期待。
五、总结
“窗含西岭千秋雪”不仅是杜甫诗歌中的一句经典名句,更是中国古典诗词中自然与人文交融的典范。它以简练的语言传达出丰富的意蕴,既描绘了自然之美,也寄托了诗人对生活的感悟。在今天,它仍然能够引发人们对生活、自然与历史的思考。
如需进一步探讨杜甫其他作品或唐诗的艺术特点,欢迎继续提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