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叫不耻下问是什么意思】“不耻下问”是一个汉语成语,出自《论语·公冶长》:“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后人引申为“不耻下问”,意思是不以向地位、学问比自己低的人请教为耻。这个成语强调的是谦虚好学的态度,鼓励人们在求知过程中不拘身份、不避卑微,主动向他人学习。
一、成语解析
项目 | 内容 |
成语 | 不耻下问 |
出处 | 《论语·公冶长》 |
拼音 | bù chǐ xià wèn |
释义 | 不以向地位或学识不如自己的人请教为耻。 |
近义词 | 虚心求教、不耻相问 |
反义词 | 好高骛远、自以为是 |
用法 | 作谓语、定语;含褒义 |
二、成语的含义与用法
“不耻下问”强调的是一个人的谦逊和求知精神。在古代,士人阶层非常重视学问,认为“三人行,必有我师”,即使对方的地位不高,只要在某方面有值得学习的地方,就应该虚心请教。
在现代语境中,“不耻下问”更多地被用来形容那些不因身份、学历或职位高低而拒绝学习的人。它是一种积极的学习态度,有助于个人不断进步和成长。
三、使用场景举例
场景 | 示例 |
学习中 | 学生遇到难题时,主动向老师或同学请教。 |
工作中 | 新员工向老员工请教工作流程,不觉得丢脸。 |
生活中 | 在生活中遇到不懂的问题,主动向邻居或朋友请教。 |
四、常见误区
1. 误解为“低声下气”
“不耻下问”强调的是“不以请教为耻”,而不是“低声下气”。它更注重的是态度上的谦逊,而非行为上的卑微。
2. 误用于贬义语境
“不耻下问”是褒义词,不能用于批评他人“没面子”或“没尊严”。
3. 忽略“下问”的对象
“下问”指的是向比自己地位低、学识浅的人请教,但并不是所有“下问”都合适,要根据具体情况判断。
五、总结
“不耻下问”不仅是一个成语,更是一种值得推崇的学习态度。它提醒我们:真正的智慧来自于不断学习,而学习的起点往往是从“问”开始。无论身处何地、何种身份,保持谦逊之心,才能不断进步。
结语:
“不耻下问”不仅是对知识的尊重,更是对自我提升的一种态度。在当今信息爆炸的时代,学会“不耻下问”,才能在不断变化的世界中立于不败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