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人文 > 精选范文 >

贤贤易色的色怎么解释

2025-09-22 04:18:47

问题描述:

贤贤易色的色怎么解释,求大佬赐我一个答案,感谢!

最佳答案

推荐答案

2025-09-22 04:18:47

贤贤易色的色怎么解释】一、

《论语》中“贤贤易色”出自《论语·学而》篇,原文为:“子夏曰:‘贤贤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虽曰未学,吾必谓之学矣。’”

其中,“贤贤易色”是子夏对“学”的理解之一。这句话的意思是:一个人如果能够尊重贤者,把对美色的重视转向对贤德的追求,那么即使他没有读过书,也可以被认为是有学问的人。

关键在于“色”的理解。在古汉语中,“色”可以指外貌、容貌、美色,也可引申为表面的、虚浮的东西。因此,“贤贤易色”中的“色”,应理解为“外表的、非本质的东西”,而不是字面意义上的“颜色”。

所以,这句话强调的是:一个人如果能够以贤德为重,不被外在的美貌或虚荣所迷惑,就是一种内在修养的表现,也是一种“学”的体现。

二、表格展示

词语 解释 出处 含义分析
贤贤 第一个“贤”是动词,意为“尊重”;第二个“贤”是名词,意为“贤德之人”。 《论语·学而》 表示对贤者的尊重和敬仰
易色 “易”是改变,“色”指外貌、美色、虚荣等外在表现。 《论语·学而》 强调将对美的追求转向对德行的重视
贤贤易色 整体意思是:尊重贤德之人,不被外貌或虚荣所迷惑。 《论语·学而》 强调内在修养高于外在表现,是“学”的体现

三、延伸思考

“贤贤易色”不仅是古代儒家思想的重要体现,也对现代人具有现实意义。在当今社会,人们往往容易被外表、名利、地位等外在因素所吸引,而忽视了内在品质和道德修养。子夏这句话提醒我们,真正的“学”不仅仅是知识的积累,更是人格的提升和价值观的塑造。

四、结语

“贤贤易色”的“色”并非指颜色,而是指外在的、表面的东西。这句话的核心在于强调对贤德的尊重和对内在修养的重视。它不仅是一种学习态度,更是一种人生智慧。

以上就是【贤贤易色的色怎么解释】相关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免责声明: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