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员困难补助公示范文】在基层党组织的日常工作中,党员困难补助是一项体现组织关怀、增强党员凝聚力的重要举措。为了规范补助流程、确保公平公正,特制定本公示范文,供各级党组织参考执行。
一、适用对象
本补助适用于因突发性事件、重大疾病、家庭变故等原因导致生活陷入困境的党员。具体包括:
1. 因病致贫或因病返贫的党员;
2. 家庭遭遇自然灾害、意外事故等突发事件,造成严重经济负担的党员;
3. 子女教育费用过高,影响正常生活的党员;
4. 其他经党组织认定确需帮助的困难党员。
二、申请条件
1. 申请人须为正式党员,且无违纪违规行为;
2. 申请人家庭人均收入低于当地最低生活保障标准;
3. 申请人需提供相关证明材料,如医疗诊断书、事故证明、收入证明等;
4. 申请人需向所在党支部提交书面申请,并填写《党员困难补助申请表》。
三、审批流程
1. 个人申请:由党员本人提出申请,填写相关表格并附上证明材料;
2. 支部初审:由所在党支部对申请材料进行初步审核,核实情况;
3. 党委审议:由基层党委召开会议,对符合条件的党员进行集体讨论和表决;
4. 公示公示:通过公告栏、微信群等方式对拟补助人员进行不少于5个工作日的公示;
5. 发放补助:经公示无异议后,按规定发放补助资金。
四、补助标准
根据党员实际困难程度和经济状况,补助金额原则上不超过5000元。对于特别困难的党员,可酌情提高补助额度,但不得超过1万元,并需报上级党委备案。
五、监督管理
1. 各级党组织要加强对补助资金的使用管理,确保专款专用;
2. 建立健全档案管理制度,详细记录补助对象、金额及用途;
3. 对弄虚作假、骗取补助的行为,一经查实,将严肃处理;
4. 鼓励党员之间相互监督,共同维护补助工作的公开透明。
六、结语
党员困难补助不仅是党组织对党员的关心与支持,更是增强党组织凝聚力和战斗力的重要手段。各级党组织应本着实事求是、公平公正的原则,认真做好此项工作,切实帮助困难党员解决实际问题,营造团结互助、互帮互爱的良好氛围。
(注:本文为原创内容,用于参考学习,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