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人文 > 精选范文 >

诗经(《河广》)

2025-07-19 06:54:49

问题描述:

诗经(《河广》),急!求解答,求别忽视我的问题!

最佳答案

推荐答案

2025-07-19 06:54:49

诗经(《河广》)】《河广》是《诗经·卫风》中的一篇,虽篇幅简短,却意蕴深远。全诗仅有四句,语言质朴,情感真挚,展现了古人对故乡的深切思念与对远方的无限牵挂。

“谁谓河广?一苇杭之。谁谓宋远?跂予望之。”

这四句诗,以设问起笔,语气中带着一种难以言说的感慨。诗人问:“谁说黄河宽广?我一根芦苇就能渡过去。”又问:“谁说宋国遥远?我踮起脚尖就能望见。”看似轻描淡写,实则蕴含着强烈的思乡之情。

在古代,河流往往象征着阻隔与距离。黄河作为中国的重要河流,自古以来便是南北交通的天然屏障。而“宋”则是春秋时期的一个诸侯国,位于今河南、山东一带,与卫国相邻。诗人身处卫国,却心系宋地,或许是因为亲人、故土或某种未尽的情缘,使得他面对这条河时,心中充满惆怅。

“一苇杭之”出自《论语·子罕》中的典故,原意是指用一根芦苇就可以横渡大河,比喻事情虽难,但只要用心,便可克服。诗人借用此典,既是对自身能力的自信,也暗含了对归乡之路的期待。然而,“跂予望之”却透露出一种无奈与渴望交织的情绪——他只能远远地望着,无法真正跨越那条河。

整首诗虽然只有四句,却通过简单的对比和设问,将内心的波澜层层递进。它不仅仅是对地理距离的描述,更是对心灵距离的表达。诗人所思的,不只是一个地方,更是一种归属感与安全感。

《河广》的语言简洁,却富有哲理。它让我们看到,在古代社会中,人与人之间的联系往往受到自然环境的限制,而这种限制带来的不仅是物理上的距离,更有心理上的隔阂。然而,正是在这种隔阂中,人们的情感才显得更加珍贵。

今天读《河广》,我们依然能感受到那种深沉的乡愁。无论时代如何变迁,人们对故乡的眷恋从未改变。这首诗提醒我们,有时候,最简单的话语,也能道出最深刻的情感。

免责声明: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