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人文 > 精选范文 >

《峨眉山月歌》(李白)理解性默写(带答案)-20211025001408-

2025-07-17 06:29:28

问题描述:

《峨眉山月歌》(李白)理解性默写(带答案)-20211025001408-,在线蹲一个救命答案,感谢!

最佳答案

推荐答案

2025-07-17 06:29:28

《峨眉山月歌》(李白)理解性默写(带答案)-20211025001408-】一、原文回顾

《峨眉山月歌》是唐代诗人李白的一首脍炙人口的诗作,全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描绘了诗人乘舟远行时所见的自然景色和内心情感。以下是该诗的原文:

> 峨眉山月半轮秋,

> 影入平羌江水流。

> 夜发清溪向三峡,

> 思君不见下渝州。

二、理解性默写题型解析

理解性默写不同于单纯的背诵默写,它要求学生在掌握诗句的基础上,能够根据题目提示准确写出对应的句子。以下是一些常见的理解性默写题型及参考答案。

1. 诗中描写月亮的句子是:

答案: 峨眉山月半轮秋。

2. 诗中表达诗人离开故乡、思念友人之情的句子是:

答案: 思君不见下渝州。

3. 诗中点明时间与地点,描绘出一幅静谧秋夜图景的句子是:

答案: 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

4. 诗中通过江水流动来衬托诗人行舟的句子是:

答案: 影入平羌江水流。

5. 诗中表现诗人连夜启程、奔赴远方的句子是:

答案: 夜发清溪向三峡。

三、诗歌赏析要点

1. 意象丰富,画面感强

诗中“峨眉山月”、“平羌江水”、“清溪”、“三峡”等意象,勾勒出一幅山水相依、动静结合的秋夜行舟图,展现了诗人对自然风光的热爱。

2. 情感真挚,含蓄深沉

虽未直接表达思乡之情,但“思君不见下渝州”一句,委婉地传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深切思念,体现了李白诗歌中常见的情感深度。

3. 结构紧凑,节奏明快

全诗四句,每句五言,语言简练,节奏流畅,读来朗朗上口,具有极强的音乐性和感染力。

四、教学建议

教师在讲解《峨眉山月歌》时,可以引导学生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理解:

- 分析诗中意象的象征意义;

- 感受诗人情感的变化过程;

- 探讨诗歌的语言风格与艺术特色;

- 结合背景知识,了解李白的生平与创作特点。

五、总结

《峨眉山月歌》作为李白的代表作品之一,不仅展示了其高超的艺术造诣,也体现了他对自然与人生深刻的理解。通过理解性默写训练,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这首诗的内容与内涵,提升语文素养与文学鉴赏能力。

---

免责声明: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