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强四个自信方面存在得问题】在当前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中,“四个自信”——即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已成为推动党和国家事业不断前进的重要思想基础。然而,在实际工作中,部分党员干部和群众在增强“四个自信”的过程中仍存在一些问题,亟需引起重视并加以解决。
首先,对“四个自信”的理解不够深入。一些人将“四个自信”简单地等同于口号式的宣传,缺乏对其内涵的系统学习和深刻领会。尤其是在年轻群体中,由于信息获取渠道多样,容易受到西方价值观的影响,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体系、制度优势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识较为模糊,导致理想信念不够坚定。
其次,实践中的落实不到位。理论上认同“四个自信”,但在具体工作中却未能有效贯彻。例如,在推进改革发展的过程中,部分干部存在畏难情绪,面对复杂问题时信心不足,缺乏攻坚克难的精神;在文化建设中,对本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重视不够,导致文化自信的根基不牢。
再次,宣传引导方式有待改进。目前,关于“四个自信”的宣传多以集中宣讲、文件传达为主,形式单一、内容枯燥,难以激发群众的兴趣和共鸣。特别是在新媒体时代,如何利用网络平台、短视频、互动式传播等方式增强宣传的吸引力和感染力,仍是亟待探索的问题。
此外,个别地方和部门存在形式主义倾向。在开展“四个自信”教育活动中,存在重形式、轻实效的现象,如走过场、做表面文章,未能真正触及思想深处,影响了教育的实际效果。
针对上述问题,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改进:一是加强理论学习,深化对“四个自信”内涵的理解,通过系统培训、专题研讨等形式提升党员干部的思想认识;二是注重实践结合,将“四个自信”融入日常工作和生活中,增强其现实指导意义;三是创新宣传方式,充分利用新媒体平台,打造贴近群众、贴近生活的宣传内容;四是强化监督问责,确保各项政策和措施落到实处,避免流于形式。
总之,“四个自信”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保障,只有正视问题、补齐短板,才能真正筑牢信仰之基、补足精神之钙、把稳思想之舵,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注入强大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