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2.4四舍五入试商苏教版】一、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理解“四舍五入”法在试商中的应用,掌握用“四舍五入”法进行除法试商的基本方法。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实际例题的讲解和练习,引导学生逐步掌握试商的技巧,提高计算准确率和速度。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培养认真细致、严谨求实的学习态度。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 重点:掌握用“四舍五入”法进行试商的步骤和方法。
- 难点:理解在不同情况下如何合理选择“四舍”或“五入”的策略,避免出现较大的误差。
三、教学准备
- 教师准备:PPT课件、练习题卡片、黑板、粉笔。
- 学生准备:课本、练习本、铅笔、橡皮。
四、教学过程
1. 导入新课(5分钟)
教师通过提问的方式引入课题:“同学们,我们之前已经学会了用‘看尾数’的方法来试商,那么有没有更简便的方法呢?今天我们要学习一种新的试商方法——‘四舍五入’试商。”
2. 新知讲解(15分钟)
(1)什么是四舍五入?
教师先解释“四舍五入”法的含义:当一个数的最后一位数字小于5时,就舍去;当等于或大于5时,就向前进一位。例如:124≈120(四舍),126≈130(五入)。
(2)四舍五入在试商中的应用
教师出示例题:如 128 ÷ 16 = ?
- 第一步:将除数16看作20(因为16接近20,且个位是6,五入为20)。
- 第二步:用被除数128 ÷ 20 ≈ 6(试商)。
- 第三步:检查是否正确:16 × 6 = 96,余下32,再继续试商。
教师强调:试商后要进行验算,确保结果正确。
3. 合作探究(10分钟)
教师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完成一组练习题,如:
- 156 ÷ 24
- 213 ÷ 32
- 187 ÷ 29
各组完成后,派代表展示解题过程,并进行交流讨论。
4. 巩固练习(10分钟)
教师出示几道典型题目,让学生独立完成,随后进行集体订正,及时纠正错误。
5. 小结与作业布置(5分钟)
- 小结:今天我们学习了“四舍五入”试商的方法,掌握了如何根据除数的个位数合理进行四舍五入,从而更快地找到合适的商。
- 作业:完成课本第28页的练习题,并预习下一课内容。
五、板书设计
```
2.4 四舍五入试商
1. 四舍五入法:
- 个位 < 5 → 舍去
- 个位 ≥ 5 → 进一
2. 试商步骤:
- 看除数个位,四舍五入
- 用近似数试商
- 验算,调整商
例题:128 ÷ 16 ≈ 128 ÷ 20 = 6
检查:16 × 6 = 96,余32
```
六、教学反思(教师课后填写)
本节课通过讲解与练习相结合的方式,帮助学生初步掌握了“四舍五入”试商的方法。大部分学生能够理解并运用该方法进行试商,但个别学生仍需加强练习。今后应多设计一些变式题,提升学生的灵活运用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