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人文 > 精选范文 >

目送阅读试题及答案初一

2025-07-08 15:49:08

问题描述:

目送阅读试题及答案初一,求大佬施舍一个解决方案,感激不尽!

最佳答案

推荐答案

2025-07-08 15:49:08

目送阅读试题及答案初一】《目送》是龙应台的一篇散文,以其细腻的情感描写和深刻的哲理思考,成为初中语文教学中常见的阅读材料。这篇文章通过“目送”这一动作,表达了作者对亲人、对时间、对成长的深刻感悟,语言朴实却富有感染力,适合初一学生阅读与理解。

一、阅读理解题

1. 文章以“目送”为题,有什么含义?

答:文章以“目送”为题,意在表达一种深情的注视与离别的情感。无论是父母目送孩子远行,还是孩子目送父母渐行渐远,都体现了人与人之间无法割舍的情感纽带。同时,“目送”也象征着时间的流逝与生命的无常。

2. 作者在文中提到“我慢慢地、慢慢地了解到,所谓父女母子一场,只不过是你站在小路的这一端,看着他逐渐消失在小路转弯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告诉你:不必追。”这句话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答:这句话表达了作者对亲情的深切感悟。她意识到,父母与子女之间的关系,终究是一场渐行渐远的旅程。孩子长大后,会离开父母的怀抱,而父母也只能默默目送,无法再像以前那样紧紧相依。这种无奈与伤感,正是作者情感的真实流露。

3. 文章中两次提到“我”与父亲的分别场景,分别是什么?它们有什么共同点?

答:第一次是“我”上大学时,父亲送“我”到车站,只说了一句“照顾好自己”,然后转身离开;第二次是“我”送父亲去医院看病,父亲坐在轮椅上,回头看了“我”一眼,眼神里满是不舍。两者的共同点是:都是“目送”的场景,都表现了亲人之间难以言说的情感,以及面对离别的无奈与心酸。

4. 作者为什么说“有些路啊,只能一个人走”?

答:这句话表达了人生中许多事情必须独自面对和承担。无论亲情多么深厚,每个人最终都要经历自己的人生旅程。成长的过程,就是不断学会独立的过程。因此,有些路,只能一个人走,这是生命的一部分。

5. 结合全文,谈谈你对“目送”这个动作的理解。

答:目送是一种无声的告别,也是一种深情的牵挂。它不仅仅是视觉上的注视,更是情感上的交流。通过目送,人们表达了爱、思念、不舍与祝福。在人生的旅途中,我们都会经历无数次的目送,这些瞬间构成了我们生命中最珍贵的记忆。

二、写作拓展题

请以“目送”为主题,写一篇不少于300字的短文,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谈谈你对“目送”的理解。

(示例):

在我记忆中,最难忘的是小学毕业那天,妈妈站在校门口,目送我走进校园。她的眼神里充满了不舍与期待。那时的我还不懂,为什么她要一直看着我,直到我的身影消失在视线之外。如今长大了,我才明白,那是一个母亲对孩子的牵挂,是一种无法言说的爱。每次离家出远门,妈妈都会站在门口,目送我离开。那一刻,我总想回头看看她,但又怕她看见我眼中的泪水。原来,目送不只是一个动作,更是一种情感的传递。

三、总结

《目送》不仅是一篇优美的散文,更是一次心灵的洗礼。它让我们重新审视亲情、时间与成长的关系。对于初一学生而言,这篇文章不仅是语文学习的重要内容,更是一堂关于人生与情感的课。通过阅读与思考,我们能够更好地理解生活的意义,珍惜与亲人相处的每一刻。

免责声明: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