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文言文《王羲之学书》阅读答案】《王羲之学书》是一篇简短而富有启发性的文言文,讲述了东晋著名书法家王羲之在学习书法过程中勤奋刻苦、坚持不懈的故事。这篇文章不仅展现了王羲之的个人品质,也传递了“勤能补拙”“持之以恒”的深刻道理。
一、原文内容
> 王羲之,字逸少,善书,尤工隶书。年七岁,便有书名。尝书《乐毅论》以示父,父曰:“尔书甚工,然笔力未足。”羲之曰:“愿得尽笔法。”父曰:“吾老矣,不能授汝。”羲之遂自练,日书数十纸,不倦。后为右军将军,人称“书圣”。
二、词语解释
- 善书:擅长书法。
- 隶书:一种书体,比篆书更简便。
- 尤工隶书:尤其擅长隶书。
- 尝书《乐毅论》:曾经书写《乐毅论》这篇文章。
- 示父:给父亲看。
- 笔力未足:笔力还不够强。
- 愿得尽笔法:希望能掌握全部的笔法。
- 吾老矣:我年纪大了。
- 不倦:不感到疲倦。
- 右军将军:官职名,指王羲之曾任此职。
- 书圣:人们尊称他为“书圣”,表示他在书法上的极高造诣。
三、文章主旨
本文通过王羲之从小酷爱书法、勤奋练习的事迹,赞扬了他刻苦钻研、不畏艰难的精神。文章强调了“天资虽高,还需努力”的道理,鼓励人们在学习中要坚持不懈,才能有所成就。
四、阅读理解题及参考答案
1. 王羲之为什么被称作“书圣”?
答:因为他书法技艺高超,尤其擅长隶书,且一生勤奋练习,最终成为我国历史上最著名的书法家之一,因此被尊称为“书圣”。
2. 文章中提到王羲之的父亲为什么不教他笔法?
答:因为王羲之的父亲年纪已经很大了,认为自己无法再传授给他完整的笔法。
3. 从文中可以看出王羲之是一个怎样的人?
答:他是一个勤奋好学、执着追求书法艺术的人,具有坚强的毅力和不断进取的精神。
4. “日书数十纸,不倦”这句话说明了什么?
答:这句话说明王羲之每天坚持练习书法,即使写很多张纸也不感到疲倦,体现了他刻苦学习的态度。
5. 这篇文章给你什么样的启示?
答:这篇短文告诉我们,无论天赋如何,只有通过不断地努力和练习,才能取得成功。成功不是天生的,而是靠后天的努力和坚持获得的。
五、写作拓展
在日常学习中,我们常常会遇到困难和挫折,但正如王羲之一样,只要我们保持一颗坚定的心,不怕吃苦,就一定能够克服一切障碍,实现自己的目标。学习书法如此,学习其他知识也是如此。希望每位同学都能像王羲之那样,脚踏实地,坚持不懈,走向成功的道路。
结语:
《王羲之学书》虽然篇幅不长,但内容精炼,寓意深远。它不仅是对古代书法家精神的赞颂,更是对现代学子的一种激励。让我们以王羲之为榜样,在学习和生活中不断磨砺自我,追求卓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