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人文 > 精选范文 >

ldquo(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及rdquo及的意思出处及全诗赏析)

2025-07-05 11:54:53

问题描述:

ldquo(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及rdquo及的意思出处及全诗赏析),在线蹲一个救命答案,感谢!

最佳答案

推荐答案

2025-07-05 11:54:53

ldquo(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及rdquo及的意思出处及全诗赏析)】一、“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的出处与含义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出自唐代诗人杜甫的《春望》。这首诗是杜甫在安史之乱期间所作,反映了战乱中百姓流离失所、国家动荡不安的惨状,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忧国忧民的深切情怀。

这两句诗的意思是:

- “感时花溅泪”:看到春天的景象,内心感到悲伤,连花儿也仿佛在流泪。

- “恨别鸟惊心”:听到鸟鸣声,心中更加难过,仿佛连鸟儿的声音也让人惊心动魄。

这两句诗以自然景物为依托,抒发了诗人内心的悲痛与无奈,将个人情感与时代背景紧密结合,极具感染力。

二、《春望》全诗原文

>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三、全诗赏析

1. 首联:“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 “国破”指的是国家破碎,战乱频繁;“山河在”则暗示自然依旧存在,但国家已遭劫难。

- “城春草木深”描绘出春天本应生机勃勃,却因战乱而显得荒凉,草木茂盛反而衬托出人烟稀少、满目疮痍的凄凉景象。

2. 颔联:“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 这两句是全诗的精华所在,运用拟人手法,将自然景物赋予人的情感,使景物成为情感的载体。

- 花儿似乎也为时局而流泪,鸟儿的啼叫也让人心生不安,表现出诗人内心的忧愁与痛苦。

3. 颈联:“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 “烽火”象征战争不断,“连三月”说明战事持续时间长,百姓无处可逃。

- “家书抵万金”形容一封家书极为珍贵,反映出战乱中亲人分离、信息不通的现实,表达出对家庭团聚的渴望。

4. 尾联:“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 诗人因为忧虑过度,头发日益稀疏,甚至无法用簪子固定。

- 这一细节描写生动地展现了诗人内心的焦虑与无助,也反映出当时社会的苦难与人民的困境。

四、艺术特色与思想内涵

- 情景交融:杜甫善于将自然景色与个人情感融为一体,使诗歌更具感染力。

- 语言凝练:全诗语言简练,意象鲜明,情感真挚,体现了杜甫“沉郁顿挫”的诗风。

- 主题深刻:不仅表达了对国家命运的关切,也抒发了对亲人的思念和对和平生活的向往。

五、结语

《春望》是杜甫最具代表性的作品之一,它不仅是对个人遭遇的抒写,更是对整个时代的记录。通过“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这句诗,我们能感受到一位诗人对国家、对人民的深切关怀。这种忧国忧民的情怀,至今仍令人动容。

免责声明: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