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人文 > 精选范文 >

《师说》练习题及答案

2025-07-04 19:25:04

问题描述:

《师说》练习题及答案,跪求万能的知友,帮我看看!

最佳答案

推荐答案

2025-07-04 19:25:04

《师说》练习题及答案】《师说》是唐代文学家韩愈所写的一篇著名议论文,文章围绕“从师”这一主题展开论述,强调了学习的重要性以及尊师重道的必要性。本文语言精炼、逻辑严密,是古代散文中的经典之作,常被选入中学语文教材中进行讲解与学习。

以下是一份关于《师说》的练习题及参考答案,旨在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这篇文章的内容与思想内涵。

一、选择题

1. 《师说》的作者是( )

A. 韩愈

B. 柳宗元

C. 白居易

D. 欧阳修

答案:A

2.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这句话出自( )

A. 《论语》

B. 《师说》

C. 《劝学》

D. 《孟子》

答案:B

3. 韩愈认为“圣人无常师”的意思是( )

A. 圣人不需要老师

B. 圣人可以随意拜师

C. 圣人没有固定的老师

D. 圣人只向特定的人学习

答案:C

4. 下列句子中,“其”的用法与其他不同的一项是( )

A. 其皆出于此乎?

B. 吾未见其明也。

C. 其可怪也欤!

D. 余嘉其能行古道。

答案:D

5. “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这句话的意思是( )

A. 那些教小孩读书的老师,只是教他们读句子,不是我所说的传授道理、解答疑惑的人。

B. 教小孩读书的老师,是真正懂得道理的人。

C. 老师应该只教孩子识字和断句。

D. 孩子们的学习应该由父母来负责。

答案:A

二、简答题

1. 简述《师说》的主要观点。

答:《师说》主要阐述了“从师”的重要性,指出无论身份贵贱、年龄大小,只要有疑问就应该虚心求教。韩愈批判了当时士大夫阶层耻于从师的不良风气,强调“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倡导师生之间应互相学习、共同进步。

2. 为什么韩愈认为“圣人无常师”?

答:韩愈认为圣人并没有固定的老师,而是善于向他人学习,能够从各种人身上吸取知识和经验。这体现了他尊重学问、不拘一格的求学态度,也说明了学习不应局限于某一特定对象或环境。

3. 请解释“师道之不复可知矣”这句话的含义。

答:这句话的意思是“从师求学的风尚不再恢复是可以知道的了”。韩愈借此表达对当时社会轻视师道、不愿请教他人的现象的不满和忧虑,认为这种风气不利于文化传承和个人成长。

三、阅读理解题

阅读下面的文段,回答问题:

> 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

1. 这段文字的中心思想是什么?

答:这段文字的中心思想是:古人学习必须有老师,老师的作用是传授道理、教授学业、解答疑惑。人不可能天生就懂得一切,有了疑问如果不向老师请教,疑惑就无法解决。

2. 文中“人非生而知之者”表达了作者怎样的观点?

答:这句话表达了作者认为人并不是生下来就什么都知道的,因此需要通过学习和请教老师来获得知识和智慧,强调了学习和教育的重要性。

四、作文题

题目:“从师”是人生中非常重要的一环,请结合《师说》的内容,谈谈你对“从师”的看法。

提示:可以从“师”的作用、学习的态度、师生关系等方面展开论述,结合现实生活中的例子,写出自己的思考与感悟。

以上就是关于《师说》的练习题及答案,希望对同学们在学习这篇经典文章时有所帮助。通过反复练习和深入思考,相信大家可以更全面地掌握其中的思想内涵和语言特色。

免责声明: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