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书(middot及王羲之传》原文及翻译)】《晋书·王羲之传》是唐代房玄龄等人编撰的《晋书》中的一篇人物传记,主要记载了东晋著名书法家王羲之的生平事迹和其在书法艺术上的卓越成就。这篇文章不仅展现了王羲之的才华与性格,也反映了当时社会对文人、书法家的重视。
一、原文节选:
> 王羲之,字逸少,琅琊临沂人也。……性爱鹅,会稽有孤居姥养一鹅,善鸣,羲之求市未能得,遂携亲友往观。姥闻羲之将至,乃杀以待之,羲之怅然久之。……
> 又尝在蕺山见一老姥,持六角竹扇卖之。羲之书其扇,各为五字。姥初有愠色,羲之曰:“但言是王右军书,以求百钱耳。”姥于是大悦,果得百钱。
> 羲之雅好服食养性,不乐在京都。尝与谢安共登冶城,安曰:“今名士咸在,何须复来?”羲之曰:“君不见,嵇康、阮籍之徒,皆死于非命。吾欲自放于山水之间,岂能与俗人同日而语?”
二、翻译与解析:
王羲之,字逸少,是琅琊郡临沂县人。他天性喜爱鹅,有一次在会稽有一位独居的老妇人养了一只鹅,叫声很好听。王羲之想买下它,但未能如愿,于是带着亲朋好友前去观看。老妇人听说王羲之要来,便把鹅杀了准备招待他,王羲之为此感到非常惋惜。
他还曾在一个叫蕺山的地方,看到一位老妇人拿着六角形的竹扇在卖。王羲之在她的扇子上题写了五个字。老妇人一开始有些不高兴,王羲之说:“你只要说是王右军写的字,就能卖一百钱。”老妇人听了之后非常高兴,果然卖出了百钱。
王羲之一向喜欢养生、服药,不喜欢住在京城。他曾与谢安一起登上冶城,谢安说:“现在有名望的士人都在这里,你还来做什么?”王羲之回答:“你没看见嵇康、阮籍这些人最后都死得很惨吗?我想远离尘世,寄情山水之间,怎么能和普通人一样呢?”
三、人物形象与历史意义:
王羲之不仅是书法史上的一代宗师,更是一位具有独立人格和超脱精神的文人。他的书法风格飘逸洒脱,被誉为“书圣”,其代表作《兰亭序》更是被后世奉为书法经典。从《晋书·王羲之传》中可以看出,他不仅在艺术上有极高的造诣,还具备淡泊名利、追求自然的生活态度。
此外,文中提到的“书扇”、“爱鹅”等细节,生动地刻画了王羲之的个性特征,使我们得以窥见这位千古书圣的真实面貌。
四、结语:
《晋书·王羲之传》不仅是一篇历史人物传记,更是一部反映魏晋风度与文人精神的重要文献。通过阅读此文,我们不仅能了解王羲之的生平事迹,还能感受到那个时代文人的思想风貌与艺术追求。对于书法爱好者和历史研究者而言,这篇传记无疑是一份珍贵的文化遗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