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三国时期,东吴和蜀汉联合抗曹。当时,周瑜心生嫉妒诸葛亮的才华,便设下圈套,令其在十天内造出十万支箭,意图借此陷害诸葛亮。
然而,诸葛亮并未慌乱,他胸有成竹地表示只需三天即可完成任务,并立下了军令状。周瑜暗自窃喜,以为这次终于可以置诸葛亮于死地。与此同时,鲁肃也对诸葛亮的能力产生了怀疑,担心他无法按时交差。
第三天清晨,大雾弥漫江面,能见度极低。诸葛亮邀请鲁肃一同登上装满稻草人的船只,向曹操的水寨驶去。当接近曹军时,他们擂鼓呐喊,虚张声势。由于大雾遮挡视线,曹军不敢贸然出击,只能下令放箭防御。顿时,无数箭矢如雨点般射向草船,牢牢钉在稻草人身上。
等到两边的稻草人几乎被箭覆盖后,诸葛亮指挥船队迅速掉头返回。一路上,曹军还在不断射击,却始终未能看清敌方的真实情况。最终,诸葛亮顺利将这些箭带回营中,数量远远超过了十万支。
面对这突如其来的成果,周瑜不得不承认自己的计谋失败,同时也由衷地感叹诸葛亮的智慧超群。而鲁肃则对诸葛亮佩服得五体投地,认为他的胆识与谋略无人能及。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在面对困难时要善于利用周围的资源,同时保持冷静和机智,才能化险为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