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竹子以其坚韧挺拔、虚怀若谷的特性深受人们喜爱,被视为君子品格的象征。白居易的《养竹记》正是通过对竹子生长环境和自身特性的描写,表达了作者对竹子的喜爱以及从中领悟到的人生哲理。以下是这篇经典文言文的全文及其阅读训练题,供读者学习参考。
原文:
竹似贤,何哉?竹本固,固以树德;君子见其本,则思善建不拔者。竹性直,直以立身;君子见其性,则思中立不倚者。竹心空,空以体道;君子见其心,则思应用虚受者。竹节贞,贞以立志;君子见其节,则思砥砺名行,夷险一致者。夫如是,故君子人多树之为庭实焉。
阅读训练:
1. 解释下列加点词的意思。
- 本固:_________
- 树德:_________
- 不倚:_________
2. 将下面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 竹似贤,何哉?
3. 白居易认为竹子有哪些品质值得君子效仿?
4. 文章最后一句“君子见其节,则思砥砺名行,夷险一致者”中的“夷险一致”是什么意思?
答案解析:
1. 解释加点词。
- 本固:根基牢固。
- 树德:培养品德。
- 不倚:不偏不倚。
2. 翻译句子。
- 竹子像贤人一样,为什么呢?
3. 白居易认为竹子具有以下品质值得君子效仿:
- 坚固的根基(象征坚定的品德);
- 笔直的特性(象征正直的品行);
- 中空的心(象征谦逊的态度);
- 坚贞的节操(象征坚定的志向)。
4. “夷险一致”的意思是无论处于顺境还是逆境都能保持相同的品德和态度。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养竹记》不仅是一篇关于竹子的文章,更是一部借物喻人的佳作。它提醒我们做人应当像竹子那样,拥有坚定不移的信念、正直无私的品格、谦逊包容的心态以及始终如一的操守。希望每位读者都能从这篇文章中获得启发,在生活中践行这些美好的品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