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古代文学史上,《为徐敬业讨武曌檄》是一篇具有深远影响的文章。这篇文章由唐代著名文人骆宾王所作,是针对武则天篡夺唐朝政权的一次公开声讨。本文将对这篇檄文的原文、翻译以及其艺术特色进行详细解读。
原文:
伪临朝武氏者,性非和顺,地实寒微。昔充太宗下陈,曾以更衣入侍。洎乎晚节,秽乱春宫,潜隐先帝之私,阴图后庭之嬖。入门见嫉,蛾眉不肯让人;掩袖工谗,狐媚偏能惑主。践元后于翚翟,陷吾君于聚麀。加以虺蜴为心,豺狼成性,近狎邪僻,残害忠良,杀姊屠兄,弑君鸩母。人神之所同嫉,天地之所不容。犹复包藏祸心,窥窃神器。君之爱子,幽之于别宫;贼之宗盟,委之以重任。呜呼!霍子孟之不作,朱虚侯之已亡。燕啄皇孙,知汉祚之将尽;龙漦帝后,识夏庭之遽衰。
翻译:
那位伪称摄政的武氏,生性并不温和善良,出身也极为卑微。她曾经在唐太宗时期担任过才人,后来通过更衣的机会进入皇宫服侍。到了晚年,她秽乱宫廷,隐藏了先帝的秘密,暗中谋求在后宫中的地位。她嫉妒心强,不愿意让其他女子接近皇帝;她善于挑拨离间,凭借她的美色迷惑了皇帝。她登上了皇后的位置,使我们的君主陷入不义之中。此外,她心如毒蛇,性格残忍,亲近邪恶之人,残害忠诚善良的大臣,杀害自己的姐姐和兄弟,甚至谋害君主、毒害母亲。这样的行为被人类和神灵共同憎恨,天地都不能容忍。然而她仍然包藏祸心,觊觎着皇位。她将君主的儿子囚禁在别宫,把叛乱分子的亲族安插在重要职位上。唉!霍光那样的忠臣没有出现,朱虚侯那样的英雄已经逝去。燕子啄食皇孙,预示着汉朝的气数即将耗尽;蛟龙的唾液污染了皇后,标志着夏朝的迅速衰败。
赏析:
骆宾王在这篇文章中运用了大量的修辞手法,如排比、对偶等,使得文章气势磅礴,情感充沛。他通过对武则天个人品行的批判,表达了对当时社会动荡不安的深切忧虑。同时,他也借此机会呼吁人们团结起来,共同反抗暴政,恢复国家的和平与稳定。这篇文章不仅展现了作者卓越的文字功底,也体现了他对国家命运的高度责任感。骆宾王以其犀利的笔锋和深邃的思想,为我们留下了一篇千古传颂的经典之作。
以上是对《为徐敬业讨武曌檄》原文、翻译及赏析的内容介绍。希望读者能够从中感受到这篇檄文的魅力,并从中汲取历史教训,珍惜当前来之不易的社会和谐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