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北宋年间,开封府流传着许多关于包公断案的奇闻轶事。有一天,一位老妇人来到开封府门前哭诉,说自己的儿子被邻居诬陷偷窃财物。包公仔细询问了事情的来龙去脉后,决定亲自审理此案。
包公命人将双方带到大堂上。他先让原告和被告各自陈述情况,然后观察两人的表情举止。老妇人言辞恳切,而那邻居却显得有些慌乱。包公心中已有几分判断,但他并未急于下结论,而是继续深入调查。
随后,包公命人拿来几块砖头,在堂前摆成一排,并让两人轮流走过去。奇怪的是,当邻居走过时,砖头似乎比平时沉重了许多,而老妇人行走自如。包公敏锐地注意到这一细节,立刻明白其中奥秘。
原来,这砖头是包公事先让人做了手脚——在一块砖中藏了一块铁片。他之所以这样做,是为了测试谁撒谎。因为人在说谎时会不自觉地用力,导致步伐变重。经过这一巧妙的检验,包公确认老妇人所言属实,而邻居确实在撒谎。
最终,包公判邻居无罪释放,并对其进行了严厉训斥。同时,他还命令下属彻查邻居家的物品,果然找到了被盗的财物。真相大白之后,周围百姓无不拍手称快,对包公的智慧与公正更加钦佩。
这个故事虽然简单,但却体现了包公善于观察、敢于担当的精神。他不仅依靠法律条文,更注重实际调查,用智慧破解疑难案件,赢得了人们的尊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