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肠直肠癌患者46例手术治疗研究
结肠直肠癌是一种常见的消化系统恶性肿瘤,其发病率在全球范围内呈上升趋势。对于此类疾病的治疗,手术切除仍然是目前最有效的手段之一。本文通过对46例结肠直肠癌患者的手术治疗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手术治疗的效果及其影响因素。
本研究选取了2018年至2020年间在我院接受手术治疗的46例结肠直肠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经过病理学检查确诊,并接受了根治性手术。手术方式包括腹腔镜手术和开腹手术,具体选择取决于病变部位及患者的身体状况。
研究结果显示,术后3年的总体生存率为78.3%,其中早期患者(I-II期)的生存率高达92.5%,而晚期患者(III-IV期)的生存率为65.2%。这表明,早期诊断和及时手术干预对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具有重要意义。
此外,我们还发现,术前新辅助化疗能够显著缩小肿瘤体积,降低手术难度,从而提高手术成功率。同时,术后辅助化疗的应用也进一步改善了患者的预后情况。
在并发症方面,46例患者中出现术后并发症的比例为21.7%,主要包括感染、吻合口瘘等。通过严格的围手术期管理,如优化营养支持、控制血糖水平以及加强术后护理,这些并发症得到了有效控制。
综上所述,手术治疗是结肠直肠癌患者的重要治疗手段,尤其对于早期患者,及时的手术干预可以带来良好的预后效果。然而,对于晚期患者,综合治疗策略显得尤为重要。未来,我们还需进一步探索更加精准的个体化治疗方案,以期为更多的患者提供更好的医疗服务。
希望这篇文章符合您的需求!如果有任何修改或补充的要求,请随时告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