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历史的长河中,有许多英雄人物以其智慧和勇气书写了不朽的篇章。战国时期,秦王嬴政以虎狼之师席卷天下,各国无不胆寒。然而,在这风云变幻的时代里,却有一位小国使臣,他凭借自己的胆识与谋略,让强大的秦国不得不折服。这个人就是唐雎。
让我们一起朗读这段经典故事,感受那份凛然正气与民族尊严。
秦王谓唐雎曰:“寡人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不听寡人,何也?且秦灭韩亡魏,而君以五十里之地存者,以君为长者,故不错意也。”
唐雎对曰:“否,非若是也。安陵君受地于先王而守之,虽千里不敢易也,岂直五百里哉?”
秦王怫然怒,谓唐雎曰:“公亦尝闻天子之怒乎?”
唐雎对曰:“臣未尝闻也。”
秦王曰:“天子之怒,伏尸百万,流血千里。”
唐雎曰:“大王尝闻布衣之怒乎?”
秦王曰:“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以头抢地尔。”
唐雎曰:“此庸夫之怒也,非士之怒也。夫专诸之刺王僚也,彗星袭月;聂政之刺韩傀也,白虹贯日;要离之刺庆忌也,仓鹰击于殿上。此三子者,皆布衣之士也,怀怒未发,休祲降于天,与臣而将四矣。若士必怒,伏尸二人,流血五步,天下缟素,今日是也。”
挺剑而起。
秦王色挠,长跪而谢之曰:“先生坐!何至于此!寡人谕矣:夫韩、魏灭亡,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
这篇文字不仅记录了唐雎如何捍卫国家利益的故事,更体现了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崇尚正义、维护和平的精神。通过朗读这样的经典篇章,我们不仅能感受到语言的魅力,还能从中汲取力量,激励自己面对困难时保持冷静与勇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