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小规模和一般纳税人的企业所得税是多少了怎么计算区分】在2020年,中国企业在进行税务申报时,根据其纳税身份的不同,所适用的企业所得税政策也存在较大差异。常见的纳税身份包括“小规模纳税人”和“一般纳税人”,这两类企业在企业所得税的计算方式、税率以及优惠政策上都有明显区别。本文将围绕2020年小规模纳税人与一般纳税人的企业所得税问题,详细解析其计算方法及如何区分。
一、什么是小规模纳税人和一般纳税人?
1. 小规模纳税人
小规模纳税人是指年营业额或应纳税所得额较小的纳税人,通常适用于小微企业或个体工商户。根据国家税务总局的规定,小规模纳税人的认定标准主要包括:
- 年应税销售额不超过500万元;
- 会计核算不健全,不能提供准确的纳税资料。
小规模纳税人通常适用简易计税方法,增值税按3%或5%征收,但并不意味着其不需要缴纳企业所得税。
2. 一般纳税人
一般纳税人是指年应税销售额超过规定标准,且会计核算健全、能够按规定提供完整税务资料的企业。这类企业适用一般计税方法,增值税按13%、9%、6%等不同税率进行征收,并需按照税法规定进行企业所得税的计算与缴纳。
二、2020年企业所得税的基本税率
无论小规模纳税人还是一般纳税人,在2020年,企业所得税的基本税率均为25%。但需要注意的是,对于符合条件的小型微利企业,国家出台了多项税收优惠政策,可以享受较低的税率。
三、小规模纳税人是否需要缴纳企业所得税?
虽然小规模纳税人主要涉及的是增值税的征收,但在实际操作中,如果其具备企业所得税的纳税义务(如拥有独立经营实体),则仍需依法缴纳企业所得税。
不过,小规模纳税人一般适用的是“核定征收”方式,即税务机关根据企业的经营状况、行业特点等因素,核定其应纳税所得额并计算应缴税款。因此,其企业所得税的计算方式较为简便。
四、一般纳税人企业所得税的计算方式
一般纳税人企业所得税的计算相对复杂,通常采用“应纳税所得额 × 税率”的方式,具体步骤如下:
1. 确定应纳税所得额
应纳税所得额 = 收入总额 - 不征税收入 - 免税收入 - 各项扣除 - 允许弥补的以前年度亏损
2. 计算应纳税额
应纳税额 = 应纳税所得额 × 适用税率
例如:某一般纳税人企业年应纳税所得额为100万元,适用税率为25%,则应缴企业所得税为:100万 × 25% = 25万元。
五、小型微利企业的税收优惠
2020年,国家对小型微利企业继续实施减税政策,具体如下:
- 对年应纳税所得额不超过100万元的部分,减按5%或10%的税率征收企业所得税;
- 对年应纳税所得额超过100万元但不超过300万元的部分,按10%的税率征收。
这一政策大大减轻了小微企业的税负,是企业合理规划税务的重要依据。
六、如何区分小规模纳税人和一般纳税人?
区分两者的关键在于以下几个方面:
| 项目 | 小规模纳税人 | 一般纳税人 |
| 年应税销售额 | 不超过500万元 | 超过500万元 |
| 会计核算 | 不健全 | 健全 |
| 税务管理方式 | 核定征收为主 | 自行申报为主 |
| 增值税税率 | 3%或5% | 13%、9%、6%等 |
| 企业所得税 | 通常适用核定征收 | 按实计算 |
七、总结
2020年,无论是小规模纳税人还是一般纳税人,都需依法缴纳企业所得税。其中,小规模纳税人由于会计制度不健全,通常采用核定征收的方式;而一般纳税人则需自行计算应纳税所得额并按法定税率缴税。同时,对于符合条件的小型微利企业,还可享受不同程度的税收减免政策。
企业在进行税务筹划时,应结合自身经营情况,合理选择纳税人身份,并充分利用国家出台的税收优惠政策,以实现合法合规的节税目标。
如您有具体的财务数据或企业类型,可进一步咨询专业税务人员,获取更精准的税务分析与建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