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的残保金计算方法】在2019年,我国继续推进残疾人就业保障金(简称“残保金”)的征收工作,旨在鼓励用人单位吸纳残疾人就业,保障残疾人的合法权益。对于企业而言,了解残保金的计算方式,有助于合理规划财务支出,避免不必要的经济损失。
一、什么是残保金?
残保金是指用人单位未按照规定比例安排残疾人就业时,需向当地残疾人就业服务机构缴纳的一种费用。其目的是通过经济手段促使用人单位积极吸纳残疾人就业,推动社会公平与包容发展。
二、残保金的征收对象
根据相关政策,凡是在中国境内依法设立的企业、机关、事业单位、社会团体等单位,均属于残保金的征收范围。但需要注意的是,部分特殊行业或单位可能享受一定的减免政策。
三、残保金的计算公式
2019年,残保金的计算方法主要依据以下公式:
应缴残保金 = 上年度在职职工人数 × 残疾人就业比例标准 × 当地月最低工资标准
其中:
- 上年度在职职工人数:指企业在上一年度实际在岗的职工总数,包括正式职工、合同工、临时工等。
- 残疾人就业比例标准:各地有所不同,一般为1.5%至2%之间,具体以当地政策为准。
- 当地月最低工资标准:根据所在地区政府公布的最低工资标准进行计算。
例如,某企业2018年在职职工人数为200人,当地规定的残疾人就业比例为1.5%,月最低工资为2000元,则该企业2019年应缴残保金为:
200 × 1.5% × 2000 = 6000元
四、减免政策
为了减轻企业负担,国家对符合条件的企业给予一定的残保金减免。例如:
- 安排残疾人就业达到规定比例的企业,可免征残保金;
- 新办企业、小微企业、安置残疾人较多的企业,可享受一定比例的减免;
- 对于因经营困难无法安排残疾人就业的企业,可申请缓缴或减缴。
五、申报与缴纳流程
企业应在每年规定时间内,向当地残疾人就业服务机构申报残保金。申报材料通常包括:
- 职工人数统计表
- 残疾人就业情况说明
- 其他相关证明材料
申报完成后,根据审核结果缴纳相应金额。逾期未缴或少缴的,将面临滞纳金和行政处罚。
六、注意事项
1. 各地政策可能存在差异,建议企业及时关注当地财政和残联部门发布的最新通知。
2. 企业应加强内部管理,确保职工信息真实准确,避免因数据错误导致多缴或漏缴。
3. 积极安排残疾人就业,不仅有助于降低残保金支出,还能提升企业社会责任形象。
结语
2019年,随着国家对残疾人事业的重视不断加强,残保金制度也在不断完善。企业应当充分认识到这一政策的重要性,合理安排残疾人就业,既履行社会责任,又有效控制成本。只有在政策理解到位、执行规范的前提下,才能实现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双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