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广东高考语文作文题目及点评】2018年,广东高考语文科目的作文题目再次成为考生和家长关注的焦点。作为全国高考的重要组成部分,语文作文不仅考查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还涉及对社会现象、文化价值以及人生哲理的理解与思考。当年的作文题目紧扣时代脉搏,富有思辨性,引发了广泛讨论。
作文题目回顾:
2018年广东高考语文作文题为: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材料
“‘二战’期间,为了加强对战机的防护,英美军方决定给战机增加装甲。但飞机上哪些部位需要加强?工程师们认为应该加在弹孔最多的部位。然而,一位名叫沃德的统计学家指出,那些没有被击中的部位才是关键——因为那些中弹后还能返航的飞机,说明这些部位受损并不致命;而那些没有返航的飞机,可能正是由于这些未被记录的部位受到致命打击。因此,他建议重点加强那些没有弹孔的地方。”
要求:结合材料,自拟标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体现你的思考、感悟或观点。
题目解析:
这道作文题看似简单,实则蕴含深刻哲理。它通过一个历史事件,引导学生思考“看不见的危险”与“显性的数据”之间的关系。材料强调了“幸存者偏差”的概念,即人们往往只看到成功或存活下来的案例,而忽略了失败或消失的部分。这种思维方式在现实生活中同样适用,比如在商业决策、科学研究甚至个人成长中都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立意方向:
1. 关注隐形风险:可以从“不要只看表面现象,要深入分析问题的本质”入手,探讨如何在复杂环境中识别隐藏的风险。
2. 逆向思维的重要性:鼓励学生从不同角度思考问题,突破常规思路,寻找更合理的解决方案。
3. 科学精神与理性判断:强调逻辑推理和数据分析的价值,倡导以事实为基础进行判断。
4. 生命与责任:结合材料中“返航”与“牺牲”的对比,引发对生命价值、责任担当的思考。
优秀范文示例(节选):
“在历史的长河中,有许多人因忽视‘无声的伤痕’而走向失败。正如那位统计学家所言,真正决定成败的往往是那些未被看见的细节。我们常常被表面的数据所迷惑,却忽略了背后的真相。只有学会透过现象看本质,才能在纷繁复杂的世界中找到正确的方向。”
教师点评:
2018年的作文题是一道极具思想深度的题目,既考查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也考验其逻辑思维和语言表达水平。命题者巧妙地将历史事件与现实生活联系起来,引导学生关注社会、反思自我。对于考生而言,若能从多个角度切入,结合自身经历或社会热点进行论述,便能写出一篇既有深度又有温度的文章。
结语:
2018年广东高考语文作文题目以其独特的视角和深刻的内涵,为考生提供了一个展示思想与文采的平台。无论是在考场上的临场发挥,还是在日常的学习积累中,这道题目都提醒我们:真正的智慧,往往藏在那些不为人知的地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