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安徽高考语文作文题目及点评】2018年,安徽省高考语文考试落下帷幕,作文题目再次成为考生和家长关注的焦点。今年的作文题延续了近年来对社会现实与人文思考的关注,既考查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也注重其思维深度与价值观的体现。
一、作文题目回顾
2018年安徽高考语文作文题目为: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材料
“某人有一块地,种了葡萄,但葡萄藤上结出的是野葡萄。他觉得这很奇怪,于是去请教一位老农。老农告诉他:‘你种的是葡萄,但你没有给它足够的阳光和水,所以它只能长成野葡萄。’”
要求:结合材料内容,自拟标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二、题目解析
该作文题看似简单,实则蕴含深刻哲理。材料中的“葡萄”与“野葡萄”的对比,象征着理想与现实之间的差距。老农的话揭示了一个重要的道理:成功并非只靠种下希望,更需要付出努力与坚持。
从立意角度来看,这个题目可以从以下几个角度切入:
- 努力与结果的关系:强调只有通过辛勤耕耘,才能收获理想的果实。
- 环境与成长:探讨外部条件对个人发展的影响。
- 理想与现实的落差:反思在追求目标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偏差与问题。
- 责任与担当:引导学生思考自身在实现梦想过程中的角色与责任。
三、写作建议
对于考生来说,首先要准确理解材料内涵,明确立意方向。可以选择议论文或记叙文的形式进行写作,但议论文更容易展开论述,结构清晰,逻辑性强。
在写作时,可以结合现实生活中的例子,如学习、工作、创业等,来增强文章的说服力与感染力。同时,注意语言的规范性与文学性,避免过于口语化或偏离主题。
四、专家点评
多位语文教育专家表示,2018年的安徽高考作文题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和启发性。它不仅考察学生的写作能力,更引导学生思考人生的意义与价值,体现了新课改背景下语文教学的核心理念。
有老师指出:“这道题看似简单,实则考验学生的思辨能力和情感体验。能否将抽象的道理转化为具体的事例,是决定作文成败的关键。”
五、总结
总的来说,2018年安徽高考语文作文题目贴近生活,富有哲理,是一道既有深度又有广度的题目。它鼓励学生在写作中表达自己的思考与感悟,同时也为未来的语文教学提供了新的方向。
无论成绩如何,这道作文题都将成为许多学生记忆中一段独特的经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