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残疾人就业保障金如何交纳计税基数是什么】在2017年,我国继续推进残疾人就业保障金的征收工作,旨在通过经济手段促进用人单位吸纳残疾人就业,保障残疾人的合法权益。对于企业来说,了解这一政策的具体内容和操作方式非常重要,尤其是关于“如何缴纳”以及“计税基数”的问题。
一、什么是残疾人就业保障金?
残疾人就业保障金(简称“残保金”)是国家为了保障残疾人劳动权益而设立的一项专项基金,由未按比例安排残疾人就业的用人单位缴纳。其主要目的是鼓励企业积极雇佣残疾人,减轻社会负担,推动社会公平与和谐发展。
二、2017年残疾人就业保障金的征收标准
根据2017年的相关政策规定,用人单位需要按照一定的比例安排残疾人就业。如果未能达到规定的比例,就需要按照规定缴纳残保金。具体标准因地区而异,但通常遵循以下原则:
- 缴费基数:一般以单位上一年度职工工资总额为计算依据。
- 缴费比例:各地根据实际情况设定,例如有的地方要求按不低于1.5%的比例缴纳。
- 缴费金额:等于缴费基数乘以缴费比例,再减去已安排的残疾人人数所对应的金额。
三、计税基数的确定方法
在2017年,残保金的计税基数主要是指用人单位上一年度的职工工资总额。这里的“职工工资总额”包括了所有在职员工的基本工资、奖金、津贴、补贴等各项收入。需要注意的是,不同地区的统计口径可能略有差异,因此企业在实际操作中应参照当地财政或税务部门的具体规定。
此外,一些特殊行业或单位可能会有不同的处理方式,比如外资企业、事业单位、民办非企业单位等,在缴纳残保金时也可能存在不同的政策规定。
四、如何缴纳残疾人就业保障金?
缴纳流程大致如下:
1. 申报登记:用人单位需向当地残疾人就业服务机构或税务部门进行申报,提供本单位职工人数、残疾人就业情况等信息。
2. 审核确认:相关部门对申报材料进行审核,确认是否符合免缴或减缴条件。
3. 缴纳费用:根据审核结果,用人单位在规定时间内完成残保金的缴纳。
4. 票据管理:缴纳后应妥善保存相关凭证,以便日后核查。
五、注意事项
- 残保金的征收具有强制性,用人单位必须依法履行缴纳义务。
- 对于符合条件的企业,如安置残疾人达到一定比例,可以申请减免或缓缴。
- 逾期未缴纳的,将面临滞纳金和行政处罚,甚至影响企业信用记录。
六、结语
2017年,残疾人就业保障金依然是企业不可忽视的重要支出项目之一。企业应高度重视这一政策,及时了解当地最新规定,确保合规缴纳,避免不必要的法律风险。同时,合理安排残疾人就业,不仅能履行社会责任,也有助于提升企业的社会形象和长远发展。
如需了解更多关于2017年残保金的详细政策,建议咨询当地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或税务机关,获取最准确的信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