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江苏高考语文作文】那一年,我坐在教室里,手握笔杆,面对着“凤头、猪肚、豹尾”这道作文题。窗外的梧桐叶在风中轻轻摇曳,仿佛也在为我加油。那是一场关乎梦想与未来的考试,也是我人生中第一次真正意义上的写作挑战。
题目要求以“凤头、猪肚、豹尾”为题,写一篇议论文。乍一看,似乎有些抽象,但细细品味,却蕴含着深刻的写作之道。“凤头”象征开头要漂亮、吸引人;“猪肚”意味着内容要充实、丰富;“豹尾”则要求结尾有力、余韵悠长。这不仅是对文章结构的要求,更是对写作态度的提醒:无论做什么事,都要有一个好的开始,中间要有扎实的内容,最后也要有令人回味的结果。
在考场中,我努力回忆老师讲过的写作技巧,思考如何将这些比喻融入文章之中。我想到古人的文章讲究起承转合,也想到现代的写作更注重逻辑与表达。于是,我决定从历史的角度切入,用古代文人的写作经验来诠释“凤头、猪肚、豹尾”的重要性。
开头部分,我引用了《文心雕龙》中的观点,指出文章的开头如凤凰之首,需光彩夺目;中间部分,我列举了苏轼、欧阳修等大家的文章结构,说明内容的充实与层次的重要性;结尾部分,则以“文章千古事,得失寸心知”作结,呼应主题,表达对写作的敬畏与追求。
虽然那一年的作文成绩并不算特别突出,但这段经历让我深刻体会到,写作不仅仅是技巧的堆砌,更是一种思想的表达和情感的传递。它教会我如何用文字去打动人心,也让我明白了“好文章”背后所蕴含的用心与坚持。
如今回望,那篇作文已成为我记忆中一段珍贵的时光。它不仅记录了我当时的思考与努力,也见证了我在成长道路上迈出的坚实一步。或许,正是这些看似平凡的经历,才构成了我们人生中最真实、最动人的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