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年一般纳税人认定标准是什么小型微利企业标准是什么】在2019年,我国针对企业税收政策进行了多项调整,其中一般纳税人资格的认定标准以及小型微利企业的判断标准成为众多中小企业关注的重点。了解这些标准,有助于企业在税务筹划中做出更合理的决策。
首先,关于“一般纳税人”的认定标准。根据当时国家税务总局的相关规定,企业要被认定为一般纳税人,通常需要满足以下条件之一:
1. 年应税销售额超过规定标准:例如,从事货物生产或提供应税劳务的企业,年应税销售额需达到50万元以上;而从事货物批发或零售的企业,则需达到80万元以上。需要注意的是,这一标准在不同年份可能会有所调整,因此企业应以当年最新的政策为准。
2. 会计核算健全:企业必须具备完善的财务会计制度,并能够准确核算增值税进项税额和销项税额。
3. 自愿申请:即使未达到上述销售额标准,企业也可以主动向税务机关申请一般纳税人资格,以便享受更多的抵扣权利。
其次,对于“小型微利企业”的认定标准,在2019年也有所变化。小型微利企业是指从事国家非限制和禁止行业,且同时符合以下条件的企业:
- 从业人数不超过300人;
- 资产总额不超过5000万元;
- 年度应纳税所得额不超过300万元。
此外,2019年还对小型微利企业的所得税优惠政策进行了调整,使得符合条件的企业可以享受更低的税率,甚至在一定范围内免征企业所得税,这对小微企业来说是一项重要的利好政策。
综上所述,2019年的一般纳税人认定标准和小型微利企业标准各有侧重,企业应根据自身经营状况和财务数据,合理判断是否符合相关条件,并及时与税务部门沟通,确保合规经营。随着政策的不断更新,企业也应持续关注最新动态,以便及时调整税务策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