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人文 > 精选范文 >

12金钗的判词

2025-11-15 03:03:07

问题描述:

12金钗的判词,卡了三天了,求给个解决办法!

最佳答案

推荐答案

2025-11-15 03:03:07

12金钗的判词】在《红楼梦》中,曹雪芹以“金陵十二钗”为名,描绘了十二位女子的命运轨迹。这些女子不仅是贾府中的重要人物,更是整个封建社会女性命运的缩影。而“判词”,则是作者借梦中警幻仙姑之口,对她们一生命运的预言与总结。这些判词看似简短,却字字珠玑,暗藏玄机。

“金陵十二钗”包括:林黛玉、薛宝钗、贾元春、贾迎春、贾探春、贾惜春、王熙凤、贾巧姐、史湘云、妙玉、李纨、秦可卿。每一位女子的命运都与她的性格、出身、时代背景息息相关。而她们的判词,则是作者对她们人生轨迹的深刻揭示。

林黛玉

“玉带林中挂,金簪雪里埋。”

这句判词形象地描绘了林黛玉的悲剧结局。她如林中的一根玉带,虽清高孤傲,却终究难逃命运的安排;而“金簪雪里埋”则暗示她最终孤独死去,葬于雪中,无人问津。

薛宝钗

“玉带林中挂,金簪雪里埋。”

虽然判词与林黛玉相同,但寓意不同。薛宝钗虽才貌双全,却始终无法获得真正的幸福。她的婚姻虽为“金玉良缘”,实则是一场没有感情的结合。最终,她在丈夫离世后守寡,独自度日。

贾元春

“二十年来辨是非,榴花开处照宫闱。”

贾元春是贾府的荣耀,也是家族的支柱。她入宫多年,历经宫廷斗争,最终因病早逝,留下无尽遗憾。判词中“二十年来辨是非”道出她在权力漩涡中的挣扎。

贾迎春

“子系中山狼,得志便猖狂。”

迎春性格懦弱,最终被夫家虐待致死。判词中“中山狼”比喻其丈夫孙绍祖,一个忘恩负义之人,最终害死了迎春。

贾探春

“才自精明志自高,生于末世运偏消。”

探春聪明能干,有治家之才,却生不逢时,身处衰败之家。她的远嫁异乡,象征着一个时代的终结。

贾惜春

“勘破三春景不长,缁衣顿改旧时装。”

惜春看透世事,选择出家为尼,远离尘世。她的判词透露出一种超脱与无奈,象征着对世俗的彻底放弃。

王熙凤

“凡鸟偏从末世来,都知爱慕此生才。”

王熙凤是贾府的管家,手段狠辣,权谋出众。但她最终因贪婪和野心导致家破人亡,判词中“凡鸟”暗指她虽有才华,却难逃悲剧。

贾巧姐

“势败休言女,家亡莫论亲。”

贾巧姐是贾府最后的希望之一,但在家族衰落之后,她沦落风尘。判词提醒世人,在危难时刻,亲情也难以依靠。

史湘云

“霁月光风耀玉堂,闲庭曲槛各芬芳。”

史湘云开朗豪爽,虽出身富贵,却命运多舛。她的判词充满诗意,仿佛预示她虽短暂欢乐,终将归于平淡。

妙玉

“纵然举案齐眉,到底意难平。”

妙玉是出家的尼姑,却仍难逃尘世纷扰。她的判词暗示她内心的矛盾与无奈,最终命运成谜。

李纨

“桃李春风结子完,到头谁似一盆兰?”

李纨一生守寡,教子有方,却始终不得善终。她的判词表达了她一生的辛劳与孤独。

秦可卿

“情天再补虽无计,泪海深填岂废功。”

秦可卿身份神秘,命运凄惨。她的判词充满哀怨,暗示她一生皆是未竟之事。

这些判词不仅是对人物命运的预测,更是对当时社会现实的深刻批判。它们像一面镜子,映射出封建礼教下女性的悲惨遭遇。每一个判词背后,都隐藏着一段动人的故事,也折射出一个时代的兴衰变迁。

“12金钗的判词”,不仅是一部文学作品的精华,更是一段历史的见证。它们穿越时空,至今仍在诉说着那些女子的悲欢离合。

免责声明: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