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阳楼记古仁人之心指什么及原文】《岳阳楼记》是北宋文学家范仲淹的名篇,全文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为思想核心,表达了作者忧国忧民、心怀天下的高尚情怀。其中,“古仁人之心”是文章的重要概念,体现了作者对理想人格的追求。
一、
“古仁人之心”指的是古代品德高尚、心怀天下的仁人志士的心境。他们不因外在环境的变化而动摇自己的志向,无论处于顺境还是逆境,都能保持内心的平和与坚定,始终以国家和人民的利益为重。
在《岳阳楼记》中,范仲淹通过对比“迁客骚人”的悲喜情绪,突出“古仁人”的胸怀和境界,强调真正的君子应超越个人得失,做到“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并进一步提出“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崇高理想。
二、原文节选
> “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三、表格对比
| 概念 | 含义 | 表现 |
| 古仁人之心 | 古代仁人志士的内心境界 |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心系天下,忧国忧民 |
| 迁客骚人之心 | 被贬谪之人或文人的心理状态 | 常因景而喜,因事而悲,情绪波动大 |
|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 一种超脱物欲和私心的精神状态 | 能够冷静面对外界变化,不被情绪左右 |
|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 仁人志士的理想追求 | 心系国家百姓,先人后己,无私奉献 |
四、结语
“古仁人之心”不仅是范仲淹对理想人格的描绘,更是中国传统文化中“士大夫精神”的集中体现。它提醒我们,在面对人生起伏时,应保持内心的坚定与宽广,关注社会、服务他人,这才是真正的君子之道。
以上就是【岳阳楼记古仁人之心指什么及原文】相关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