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颐和园的故事和资料】颐和园,位于中国北京市西北郊,是清朝时期的皇家园林,也是中国现存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皇家园林之一。它不仅是一座风景优美的园林,更是中国古典建筑艺术的瑰宝,承载着丰富的历史与文化内涵。
颐和园始建于1750年,原名“清漪园”,后在1860年被英法联军烧毁。1888年,慈禧太后以“海军经费”名义重修,并更名为“颐和园”,意为“颐养天和”。此后,颐和园成为清朝皇帝和皇室成员的重要活动场所,见证了晚清时期的政治风云。
颐和园的设计融合了江南园林的精巧与北方建筑的恢宏,其布局严谨,景色秀丽,被誉为“皇家园林博物馆”。园内有昆明湖、万寿山、长廊、佛香阁等著名景点,每一处都蕴含着深厚的历史文化意义。
颐和园的基本信息表
| 项目 | 内容 |
| 中文名称 | 颐和园 |
| 英文名称 | Summer Palace |
| 建造时间 | 1750年(初建),1888年重建 |
| 地理位置 | 北京市海淀区 |
| 占地面积 | 约290公顷 |
| 主要景点 | 昆明湖、万寿山、长廊、佛香阁、十七孔桥、乐寿堂等 |
| 历史背景 | 清朝皇家园林,曾遭英法联军破坏,后由慈禧太后重修 |
| 文化价值 | 中国古典园林艺术的代表,世界文化遗产 |
| 开放时间 | 旺季(4月-10月):6:30-18:00;淡季:7:00-17:00 |
| 门票价格 | 成人票约60元,学生/老人优惠票约40元 |
颐和园不仅是一处旅游胜地,更是一座活的历史博物馆。它见证了清朝的兴衰,也承载着中华民族的文化记忆。如今,颐和园作为世界文化遗产,吸引着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前来参观,感受中国古代园林艺术的魅力。
以上就是【颐和园的故事和资料】相关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