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人文 > 精选范文 >

朱熹的观书有感译文和原文

2025-10-25 22:22:20

问题描述:

朱熹的观书有感译文和原文,蹲一个懂的人,求别让我等太久!

最佳答案

推荐答案

2025-10-25 22:22:20

朱熹的观书有感译文和原文】朱熹是南宋著名的理学家、哲学家和教育家,他的诗作不仅富有哲理,而且语言简练、意境深远。其中《观书有感》便是他以读书为题,抒发对知识与思考感悟的经典之作。

一、原文

《观书有感》

其一:

半亩方塘一鉴开,

天光云影共徘徊。

问渠那得清如许?

为有源头活水来。

其二:

昨夜江边春水生,

艨艟巨舰一毛轻。

向来枉费推移力,

此日中流自在行。

二、译文

其一:

半亩见方的池塘像一面镜子一样打开,

天上的光影在水中轻轻摇曳。

问它为什么如此清澈?

是因为有源源不断的活水从源头流来。

其二:

昨夜江边的春水涨起,

原本沉重的战船如今轻如鸿毛。

以前白白地用力推动,

如今却能在江心自由航行。

三、总结与对比

项目 原文(《观书有感》) 译文
作者 朱熹 无署名(古诗)
类型 七言绝句 白话文翻译
主题 读书与思考、知识的更新与积累 通过自然景象表达学习的重要性
意象 方塘、天光、云影、活水 池塘、光影、春水、战船
哲理 知识需不断更新,才能保持清晰与活力 学习要循序渐进,厚积薄发
表达方式 借景抒情,寓理于景 直白解释诗句含义

四、结语

朱熹的《观书有感》虽为短小精悍的诗歌,却蕴含着深刻的哲理。他借“方塘”与“活水”的关系,比喻人要不断学习、吸收新知识,才能保持思想的活跃与清明。而第二首则以“春水”与“巨舰”作比,说明只有在条件成熟时,努力才会有成效。这两首诗不仅是对读书的感悟,更是对人生处世的一种启示。

以上就是【朱熹的观书有感译文和原文】相关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免责声明: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